順德城市網 (記者鐘柳梅 通訊員楊志勇) 昨日(12月2日),北滘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創建充分就業鎮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并對美的集團、林頭社區等22家獲得“促進本地就業先進單位”稱號的單位進行了表彰。北滘鎮黨委委員、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霍兆華表示,希望各部門、各村(社區)、各單位,以先進單位為榜樣,更好地為北滘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努力把北滘創建為“充分就業鎮”。
登記失業率保持在2%以下
“鎮村兩級就業服務平臺共辦理失業登記3188人,推薦介紹6503人次,成功推薦就業3026人次,讓符合勞動年齡且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到90%以上,全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2%以下。”據北滘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常務副局長梁炎生介紹,該鎮創建充分就業鎮一年來,全鎮勞動保障協理員通過了職業指導員考試,村居就業服務人員持證上崗率實現100%。
記者了解到,在這個過程中,北滘鎮政府投入培訓經費200多萬元,組織鎮內勞動力參加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高中專畢業生“展翅培訓計劃”、創業培訓等共1426人,培訓后成功推薦就業1285人次,培訓后成功就業率90%。積極發揮“一村一坊”或“一村一個就業基地”作用,共為2000多名就業困難人員提供援助就業崗位。
霍兆華指出,2000多名就業困難人員“有工作有保障”,既實現自力更生,更重要的是重新樹立起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對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起積極作用。“讓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地、就近’就業,通過簡單的勞動能養家糊口,是一項真正的惠民政策。”
據悉,目前,林頭、北居等優秀村(居)促進就業的先進工作經驗得到全國性推廣,職業技能培訓惠及千家萬戶,亦有效的促進本地勞動力創業就業。
經濟寒潮下企業經營困難
不過,受整個經濟大環境影響,就業基地、社區工作坊也未能幸免,遭遇“寒氣”。據介紹,社區工作坊有些企業主由于經營困難,主動找到北滘人力局,提出停止經營。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了解到,由于社區工作坊、日班生產線的企業訂單減少,導致工人的工作量也大大減少。
確實,北居的優秀村(居)促進就業的先進工作經驗得到全國性推廣,之前有很多企業搶著要進駐,可是現在,即使有六七家企業在運作,但提供的工作量也不多。
此外,一些就業基地的功能未能充分發揮,西海雜工市場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原本作為一個雜工供求見面的臺平,現在變成了雜散工的停車場;有些社區工作坊也出現停工待產、工資偏低、管理混亂,參與的人員越來越少的情況。“西滘工作坊已經停了近半年時間了、桃村工作坊、上僚工作坊也是時開時光的狀態,黃龍、馬龍工作坊停滯不前,始終停留在安置就業人員不足十人的規模。”梁炎生指出,出現上述的問題一方面與全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有關,人工成本不斷增加、企業訂單不足導致工人開工不足;另一方面與企業管理不善、村居支持關心不夠也是密不可分的。
或調整就業基地補貼標準
在昨日的會議中,霍兆華明確指出,對于已經設立了社區工作坊的村居,無論規模大小,都應當進行規范管理。“運作處于走走停停狀態、工作時有時無,這本身就是有損政府民心工程的形象。提醒不夠重視工作坊的村居,企業倒閉可能會引起勞資糾紛,老板走佬我們還是要想辦法解決這批人的就業問題。”
據介紹,下一步北滘將拓寬工作思路,探索引入多家企業共同進駐的模式,提高工作量,彌補只有一家企業的不足。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根據市場需要創新培訓項目,提高困難人員的就業率。此外,通過為創業者鋪設創業綠色通道,啟發勞動者的創業理念,鼓勵他們走自我創業之路,并結合北滘產業發展形勢,推動本地人在設計、家電、餐飲、服裝、電子商務、生態農業等行業領域中創業。
梁炎生表示,北滘鎮人力局將不遺余力地做好促進就業工作,計劃適當調整就業基地的補貼標準,探索對本鎮戶籍人員自主開辦個體經營創業的,財政也將給予一定的創業扶持優惠。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