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化名)在工廠車間勞作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你可曾想到,失足涉罪外來未成年人在順德將有機會得到特殊的取保候審,通過在企業成立“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檢察機關與企業合力協作的模式,以企業改造引導為主,對部分評估過的失足涉罪外來未成年人進行共同關愛幫教,幫助失足少年重回社會正道。
人性化執法創新,助兩失足少年重回社會正道
昨天(1月23日),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檢察院黎明副檢察長一行,前往廣東東菱凱琴集團,參觀考察了“順德區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看望了該基地兩位涉輕微刑事案件的外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據了解,該基地是順德區第一家針對失足涉罪未成年人的關愛基地,旨在為他們提供一個學習、工作以便重返社會的機會。
現場檢察院黎明副檢察長一行,親切地慰問著這兩位失足少年。“在這里過得開心嗎?”“吃的住的怎樣?習慣不?……一句句溫馨的關懷問候,令楊一(化名,男,17歲,四川人)和岑秋(化名,男,17歲,貴州人)這兩位曾經的涉罪少年在寒冬中感受到了暖暖的溫馨。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岑秋去年底因信用卡詐騙案被公安機關拘捕,楊一則因為涉嫌預備搶劫案被拘留。但后來由于岑秋主動把錢還給了信用卡詐騙受害人,楊一是被人慫恿而加入了搶劫案件中,兩個17歲多的少年認錯態度誠懇,經檢察院把關審核和專業的專家心理評估后,決定將他們送到東菱凱琴集團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進行教育改造。
經過近三個月的教育改造,這兩位少年表現突出,重新做人的期待凸顯。“他們工作都很積極投入,和同事的關系也保持良好,綜合表現成效好。”東菱集團紀委書記萬愛民看到這兩位涉案少年的轉變感到欣慰。
“感謝檢察院感謝東菱集團給了我這么好的改過自新的機會,現在我在這里工作很順心,和同事領導溝通交往良好。”楊一告訴記者,自己過完年之后還會回到東菱繼續上班工作,通過自己的雙手努力在社會上立足。當天,楊一和岑秋都收到了東菱凱琴集團春節慰問金,正好作為他們回家的路費。
記者了解到,失足涉罪未成年人在企業中進行改造都為外來未成年人,為他們爭取獲得更多的取保候審權,實現人性化文明執法,一改以前拘留看押的傳統落后處罰模式。而他們在企業工作改造過程中也是同工同酬的,生活起居和正常員工一樣。“我們要確保他們不被歧視,他們和普通員工是一樣的正常上下班生活。”萬愛民說到。
據悉,東菱凱琴集團領航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有紀委、團委、勞動保障組、思想輔導組、生活監督組等專門的人員跟進失足少年的受教育改造變化情況,并及時上報反映。“這樣一個未成年人關愛基地極具創新性,我們企業與檢察院合作啟動這一關愛模式,既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人文關懷之所需。”東菱凱琴集團黨委書記張寧和強調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性。
新增一家企業關愛基地,下年將改造20名失足少年
“能進入企業通過學習、工作改過自新的輕微涉罪青少年是有條件的,我們會根據他們的犯罪情節、動機、危害性,以及他們的悔過態度,由專業心理咨詢師介入,對他們進行綜合評估猜得出是否適合進入企業改造,重新找回他們的社會存在感。”順德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檢察科科長楊新芳表示,這一舉措無論對于檢察院還是企業都將面臨很大風險,各自都承擔著不小的責任。
而據順德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黎明介紹,上個月已經和萬和集團簽訂了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合作協議書。“我們計劃在2014年將20位涉輕微刑事案件的外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送到企業中進行學習改造,讓他們在企業、社會的關懷中進行思想改造,重新回到社會正道中來。”
黎明坦言,寧愿冒著一定的社會風險,也要想辦法盡可能多的把符合條件的涉罪未成年送到企業中進行改造,“監獄是人間地獄,我們的涉罪青少年應該得到更為人性化的改造,這是當今司法改革要思考的問題,也是當下犯罪低齡化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2013年順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立案共387宗,關押700多人,而絕大部分以異地未成年為主。送到企業中進行學習、工作、改造的都為異地未成年涉罪者,改造時間3-6個月不等。這一這一舉措切實解決了異地未成年犯取保候審缺少擔保條件的問題。東菱凱琴集團是一個試點,也是領航點,今后順德將逐步推廣這一做法。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