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與順德企業家、政府部門就如何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問題進行交流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林仲儒) 經常都說順德區是“先行先試”,但到底先行先試有沒有法律依據?如果在現有的情況下進行突破,可能遭遇無法可依的局面,這將使改革遭到質疑。如此問題怎樣解決,這是3月21日下午的“體制改革和社會建設系列講座之十三——建設法治化國際營商環境”講座上的熱點話題。
當日的講座在華桂園內舉行,主辦方邀請了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恒到場主講。超過170名區相關單位、法定機構、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及社會人士參加了講座。
在講座上,劉恒首先對營商環境的定義、內容、建設與評估標準作了詳盡的講解。他認為,營商環境是指伴隨企業活動整個過程(包括從開辦、營運到結束的各環節)的各種周圍境況和條件的總和。
在世界銀行2012年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排在第91位,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排名靠前。劉恒拿出與廣東經濟模式相近的德國為例子,說德國300多萬家中小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0%以上。“中小型企業靈活和勇于創新的特點使德國經濟活力十足。”
此外,劉恒還講到了廣東省在改善營商環境上的規劃。對于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和開放環境,劉恒都詳細講述了行動目標、工作路徑、重要舉措、借鑒及創新的舉措。再具體到順德區,劉恒指順德需要在政務環境、社會環境、城市環境中作出改善。如政務環境要簡并行政審批制度;社會環境要建設法治區,提升法治環境;城市環境要把各種資源要素加速集聚起來。
同時,劉恒指出地方改革的局限在于立法與改革的關系未理順,改革與現行政體制的關系有所差別,城市的個性與特色需要進一步形成。“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城市才會拼命蓋高樓,到最后,城市間的比拼是拼文化和歷史傳承。”
■觀點碰撞
佛山市世博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仲銘:“營商環境的改善,會對廣大投資者很有吸引力,我在外國看到的就是這樣,我們的鄰居澳門在這方面就很值得學習。”
廣東養寶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少林:“營商環境的核心要素,除了有良好的法治環境外,還得有城市的吸引力……中小企業很重要,城市有了大量的中小企業,就能夠把順商的精神傳承下去。我們的城市才會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順德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閔樂平:“想要有深度的改革,就必須在國家層面大刀闊戶斧地改變。法治環境的改善尤其重要,但順德連律師協會都還沒有,需要我們重視。”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