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譚杏嬌) 近日,龍江鎮發布《順德區龍江鎮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運營服務項目公開招標公告》,擬采購1套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軟件平臺,從今年起將在有環保設備的200家企業試點安裝。
此公告引起眾網友的紛紛議論,“我們目前有這么先進的技術了嗎?況且,就算有,成本應該挺高的吧!”對于這種高成本的監控系統能發揮多大作用,網友們都表示質疑。
近年來,污染企業就如“植物大戰僵尸”一樣,殺了一波,又來一波!環保治理執行多年,為何還是屢禁不止?
分析癥結
監控不力,處罰太低,企業肆無忌憚!
“罰款遠遠比利益所得要少的多,出于利益考慮,企業寧愿被罰也不愿意治理水污染。”網友“doing”表示。究其原因,是因為處罰的力度太低了。實際上,企業的環保設施所需要花費的投入,遠遠不止10萬元。而企業的獲得利益卻是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的,選擇偷排被罰還是選擇治理污水,誰不會算這筆賬?“這樣的處罰力度,對于企業來說,是不是顯得有點小意思了?”
而對于企業為什么能夠在監管之下仍舊肆無忌憚地偷排,分析原因不難得出結論。首先,目前,企業用水成本很低,他們大多數是直接抽取地下水的,取水口沒有安裝流量計,然而,計算企業污水排污費的重要依據就是企業的用水量,但是由于無法獲用水量的真實數據,導致無法對企業排污量進行計算。其次,企業的污水排放暗管設置隱蔽,環境監察人員一般很難發現,使得檢查力度大大減弱,給環保治理帶來阻撓。
建言獻策
完善法律,重拳出擊,“鐵腕”治理!
對此,網友紛紛建議要建立一個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既可以做到全民監督,又可以減少執法投入。那么如何動員民間的力量,做到全員監督呢?網友“透明草”認為“設置獎罰制度,將企業的處罰獎勵給民眾,這樣大家監督的積極性也挺高了,環境治理也得到解決了。”的確,獎罰制度的設置妥當,罰得重一點,獎得多一點,將大大有助于環保治理取得豐碩成果。
除此之外,“追究法律責任是必須的,對于違規排污的企業,要責令停產整頓!”“吃虧是福”義正詞嚴地說到。誠然,停產對于企業是致命傷,而法律是是具有震懾力的有效手段。多年來,偷排污染成為頑疾,法律的不完善和執行力的不夠無疑是重要原因。很多企業都抱著僥幸的心理,哪怕查到了,也不過交點罰款。
然而,現有的環保法律法規,對企業這種做法的處罰是“責令限期拆除”和“處罰金額不超過10萬”。龍江很有必要采取嚴格的有償用水的規定,掌握企業的實際用水量,監管并計算企業污水排放量,實現排污費的足額征收。
今年是龍江環保年,龍江作為順德的家具龍頭產業重鎮,在治理違規排污上,任重而道遠。“也奉勸企業,要著眼長久,擔當起環保的責任,服務社會,這才是企業生存的王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