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校園里也有人行斑馬線,還是在教學區,這是在大良順峰中學內的場景,被稱為平安長廊。昨日(5月12日)是中國第六個“防災減災日”,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聯合區教育局在大良順峰中學舉行“5.12防災減災知識競賽活動”,并為該校頒發順德首個“佛山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牌匾。
500多名師生參與,競賽中了解防災減災知識
開場展示環節,養正西山學校代表隊以蠟燭紀念因災難逝去的人,也提醒大家平時要注意安全防范
地震來了應該怎么辦?學生溺水了應該怎么解決?面對這些問題,六個學校的學生代表隊在競賽中一較高低,進行了必答、搶答、情景模擬等環節后,大良順峰中學和順德一中大良初中部取得較突出的成績。現場的互動環節,也有眾多學生積極參與。
順德城市網記者注意到,競賽環節共有500多名師生參加。在開場展示環節,養正西山學校學生代表隊每人手拿蠟燭以紀念在自然災難中逝去的人們。看到這個場景,大良順峰中學校長趙曉蕓表示,正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該校積極做好校內的防災減災宣傳,除了知識競賽,還有小手拉大手、防震演練、消防培訓等。
在小手拉大手環節,該校要求學生將防災減災的相關宣傳單帶回家,要家長簽名確認孩子已經學習過內容,才讓學生將宣傳單帶回學校。在學生放假時,學校寄給家長的一封信內也提及了學生的安全預防問題。
建平安長廊,到基層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平安長廊有斑馬線,也有防災減災知識
昨日,記者在大良順峰中學的教學樓走廊看到,臺風、雷電、龍卷風、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市民應該怎么應對都有宣傳標語呈現,交通安全知識也有宣傳,該校更在走廊設置了一條斑馬線,提醒學生注意交通安全。這兩條走廊就是“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文化長廊”,是該校與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共建的。順德區為該校投資了6萬元,協助建設平安長廊、疏散區域,并購買一套投影設備和宣傳器械,用于平時加強師生的防震減災知識教育。
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何釗勝看了這些內容后,肯定了將防災減災宣傳常態化的做法,這些創意作為學校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防災減災知識記在心中,產生的效果比一次性宣傳有效得多。
順德區國土城建和水利局副局長劉機表示,也是考慮到大良順峰中學已有的基礎,才與該校合作建設此平安長廊。“大良順峰中學只是我區將防災減災知識宣傳送到基層的一個單位,今年內還將與2個社區合作建立宣傳點。”劉機表示,希望設立更多的固定點讓部分人積極參與到防災減災知識的學習,從而帶動社會上更多人員了解。
順德將有7個地震自動預警觀測站
順德區13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順德城市網制圖)
劉機還透露,順德此前已經在均安、容桂、北滘建設了3個地震自動預警觀測站,今年還將建設4個觀測站。“如果外地發生地震,通過這個觀測站,可預報出該地震的地震波還要多少時間傳到順德,并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并在全區范圍有感后的幾分鐘內,計算出區內哪些地方有感、受破壞程度。
目前,順德已經建成了13個應急避難場所,其中兩個是今年新增的。此外,全區應急避難場所占地面積達106萬平方米,實際避難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可同時安置避難人數約25萬人。應急避難場所的功能場所包括應急指揮中心、應急廣播系統、應急篷宿區、應急醫療救護中心、應急供水供電設施、應急廁所、應急物資儲備及發放設施、應急標志等。
■相關知識鏈接
順德此前發生地震情況
1616年2月15日,樂從發生過4.0級地震
1748年12月12日,龍江發生3.0級地震
1791年9月25日,勒流新基發生4.0級地震
1976年11月20日,樂從發生3.0級地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