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中心為公共文化均等化提供平臺(昆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鐘柳梅昆山報道) 新昆山人萬浩每天下班后,再也不是窩在集體宿舍上網做“宅男”,而是到開發區最近的蓬朗新馨園閱讀新書,又或者進行健身娛樂。隨著新昆山人文化俱樂部的建設和投用,這樣的文化享受,對于絕大多數新昆山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幸福的生活。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從“土地城鎮化”到“人口城鎮化”,從排斥性到包容性,協調一切的城鄉關系。順德城市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昆山專門為新昆山人打造的文化俱樂部,改變和豐富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方式,體現出一種人文關懷,釋放一點一滴的溫暖。
享受公共文化,新老昆山人融合更緊密
以人的現代化提升城鄉一體化,以人的幸福感衡量城鄉一體化,這點在昆山表現得尤為突出。
綜合大型體育場(館)、文體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室……據昆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科科長盛建平介紹,每個區鎮都建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文體活動中心,街道文化設施面積在1200平方米以上,在村和社區均建有2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動室,目前全市最大的文化活動中心達到32000平方米。
文化設施建立后怎么充分利用?除了所有設施免費對所有人開放,不設門檻外,昆山舉行新、老昆山人參與度較高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如“廣場文藝周周演”、“歡樂文明百村行”、“文藝演出進外企”等活動成為城鄉聯動的日常舞臺。
建設好硬件,在政府的引導下,新老昆山人在公共文化的平臺上交流越來越多。據昆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化藝術科葛欣調查發現,如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廣場舞,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大家都隨著音樂的節奏起舞,最能體現新老昆山人的融合。
將建成44個新昆山人文化俱樂部
盛建平表示,昆山常住人口超過200萬,其中戶籍人口只有70多萬,而外來務工人員往往居住在城市邊緣農村或者城鄉結合部,即便租住在城市社區,也較少參與社區的活動,業余生活比較單調。
為了能讓更多新昆山人享受優質均等的文化服務,昆山從2012年起在外來務工人員集聚區,建設具備文藝排練、圖書閱覽、影視放映、健身娛樂、教育培訓等功能的新昆山人文化俱樂部。目前,全市已有16家建成使用。根據計劃,至2015年,昆山按標準建設44個新昆山人文化俱樂部,覆蓋全市城鄉各區鎮。
記者了解到,新昆山人文化俱樂部免費開放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8點,時間比較長。盛建平表示,開放時間是根據新昆山人在這里的作息時間而制定,“全市有4000多家臺資企業,幾乎都是三班倒,俱樂部開放的時間越長,外來務工人員享受的機會就越多。”
昆山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保障好新昆山人的基本公共文化權益,既是體現城市的包容,也從質上提升城鎮化的水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