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樹下講解“活化”的陳家祠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甘昆德 通訊員陳斯歡) 昨日(7月23日),順德區召開2014年第二季度基層文化建設現場交流會,前往佛山新城、樂從鎮觀摩基層文化建設方面的先進經驗。
區委宣傳部(區文體旅游局)、佛山新城管委會教育和文體局、各鎮(街道)宣傳文體辦、區圖書館、博物館、清暉園博物館和區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共50人,第一站就來到了陳家祠。
據了解,政府先后斥資一千多萬元維修陳家祠,聘請專家考證,力求恢復古祠原貌,如今的沙滘陳家祠重煥神采,木雕、石雕、陶塑、磚雕、灰塑等古建裝飾交相輝映。陳家祠雖為古祠堂,然而早已被樂從“活化”,不久前的樂從鄉村文化節中,陳家祠就作為基地開展活動,并作為佛山新城、樂從“串珠成鏈”的首站。(蔡遙炘:串珠成鏈融合共舞,造一個水鄉“周莊” )
群眾文化中心,社會化運作模式
從陳家祠出來后,一行來到了樂從群眾文化中心,這是佛山新城、樂從嘗試文化事業與產業改革的新舉措,創新了運作模式。2012年,在政府指導下,由樂從鎮相關書畫藝術團體成立樂華書畫文化有限公司,將原來“三六九集貿市場”改建為“樂從鎮群眾文化活動中心”,中心面積為3095平方米。
文化中心由政府負責設定目標要求和提供場地,樂華書畫文化有限公司負責投資經營,教育和文體局負責監督管理。據悉,為了充分發揮場地使用社會化的作用,樂華書畫文化有限公司獨立運作,對文化活動中心進行獨立運營,承擔政府舉辦書畫藝術展、書畫文化交流、書畫藝術培訓等任務。
“樂從作為是區雙核驅動的一個核心,今天的現場交流也讓我大開眼界,包括樂從利用國有的資產引入社會化,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區文體旅游局副局長馬漢根如是道。
融合方向,本土化遇上了國際化
據悉,佛山新城文化綜合體將建成一個“九館一中心”,包括圖書館、檔案館、城市建設檔案館、房地產檔案館、城市規劃展館、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青少年宮和文展綜合體。
其中,露天泳場是目前省內最大的城市免費“露天泳場”,考察團一行專門前往了露天泳場參觀,紛紛為其公益驚嘆。據介紹,露天泳場占地約4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2萬平方米,開放以來,辦卡市民已超15萬人,累計接待泳客近70萬人次。
觀摩最后一站是佛山新城濱河景觀帶,濱河景觀帶旨在為市民提供享受“高效率、慢生活”的體驗區。而且,佛山新城濱河景觀帶是佛山市“三年城市升級計劃”的重點項目,該項目注重把文化元素融入到濱河景觀帶中,建設有展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年畫的“木版畫廊”、有展示佛山人文歷史的“剪紙畫廊”等。
佛山新城管委會教育和文體局局長蔡遙炘說道:“我們將本土文化、傳統文化、社會文化以及國際文化融合,努力打造一個既有嶺南特色的,又有國際風貌的文化區域。”同時他表示,現在佛山新城、樂從鎮的文化活動既有傳統的書畫展覽、曲藝,又有時尚的長跑大賽、自行車賽,計劃在下半年舉辦中德文化論壇、德國啤酒節等活動,將中國文化和德國文化進行對接。
最后,馬漢根表示,希望各個鎮街多學習思考佛山新城、樂從文化如何對接國際,并通過文化活動聚人氣、推動經濟發展。“我們也是希望通過現場交流會,各個鎮街、單位能夠互相取長補短,進一步將順德的文化事業做好。”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