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區黨政機構設置表清晰標明新的部門。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萬家長) 大部制改革后,順德進行了較大范圍的部門調整,大部門設置維持在18個,其中新組建部門5個。昨日(10月13日)上午,涉及職能調整、名稱變更或加掛牌子的部門舉行了掛牌儀式。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此次主要調整包括,組建區監察局、區審計局、區文化體育局、區外事僑務局、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不再保留相應部門;另外區市場安全監管局更名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加掛區旅游局牌子,區總工會、共青團、婦聯按各自章程獨立運作,由區委領導聯系。
原區文體旅游局中的旅游管理職責劃入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其余職能劃入區文化體育局
新組建5個部門
近期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正式批復《順德區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同意順德進一步完善大部制改革,全面深化綜合改革,系統構建和創新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體制機制,推進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方案》的要求,對順德政府部門作出調整,大部門設置維持在18個,其中新組建部門5個。
原區政務監察和審計局的政務監察職責劃入區監察局,審計監督職責劃入區審計局,區監察局與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合署辦公,不再保留區政務監察和審計局。
原區文體旅游局中的旅游管理職責劃入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加掛區旅游局牌子。其余職能劃入區文化體育局,區文化體育局與區委宣傳部合署辦公,不再保留區文體旅游局。
組建區外事僑務局,原區民政宗教和外事僑務局的外事僑務職責劃入區外事僑務局,民族宗教職責劃入區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加掛區民族宗教事務局牌子,外事僑務局與統戰部合署辦公,不再保留區民政宗教和外事僑務局,相應撤銷區委社會工作部。
組建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民政宗教和外事僑務局的雙擁優撫、民間組織、區劃地名、婚姻、收養登記職責以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不再保留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該調整主要考慮到構建“大社會工作”、“大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強化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掛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牌子。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掛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由與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合署辦公調整為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掛牌子。
就在當天上午掛牌儀式結束后,相關部門的標識即時更改。
更加突出政府職能轉變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此次調整順德維持了大部門組織框架,區領導兼任大部門首長領導體制也不變。
部門調整后,涉及部門相應的科室除了部分平移,其中一部分也將面臨著整合調整,但具體調整方案目前尚未最終確定。按照《方案》,此次調整根據依法規范和“同類合并、扁平管理、科學分權”的思路,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黨政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
《方案》還提出,順德要將政府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政府層級的關系,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簡政放權賦能,切實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建設人民滿意的公共服務型政府。
有關專家表示,順德這一輪完善大部制改革,符合國家行政體制改革方向,不僅鞏固了大部制的基本框架,進一步釋放大部制改革的化學效應,而且在推進職能整合融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政社協同共治方面邁出新的實質性步伐,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需要,是依法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助推經濟社會綜合轉型升級。
作為全省綜合改革試驗區,下階段順德將繼續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建立黨領導下富有活力的協同共治格局為目標,以“大部制、小政府、大社會、好市場”為路徑,系統推進綜合改革,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綜合轉型升級。
■專家視點
宋世明:大部制框架格局沒變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導,順德區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
順德的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率先踐行國家行政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符合國家行政體制改革方向。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順德的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不僅鞏固了大部制的基本框架,繼續堅定了在大部制的框架下推進現代市場監管體系的步伐,而且在繼續推進部門職能整合、職能融合、職能轉變方面邁出了新步伐,在促進協同共治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是依法推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益探索。
首先,順德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鞏固了大部制這一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繼續先行先試為國家積極穩妥實施大部門制探路。建立大部制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這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但如何建立大部制卻是一個充滿挑戰甚至伴隨爭議的艱辛歷程。經過5年的探索,順德的大部制探索是成功的,一系列經得起推敲的社會經濟指標是明證。
順德這輪行政體制改革,大部門設置維持在18個,可以說大部制框架的總體格局沒有改變。這就為在大部制的框架下繼續完善大部制的運行機制提供了前提,而新組建的部門,如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更多的是職能方面的梳理整合,更好體現了“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大部制運行原則,更接近大社會保障體制的本意。
其次,在大部制的框架下邁出了建立統一市場監管體系的實質性步伐。順德這次將原來市場安全監管局更名為市場監督管理局,并將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由合署辦公調整為加掛牌子,有利于統一“大市場”監管主體,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的一體化運作,增強市場綜合執法的統籌力度,這是建立現代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
再次,更加注重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設廉潔高效政府。組建區審計局,將原來政務監察和審計監督職能分開設置,有利于增強紀檢監察體系的系統性和獨立性,更加符合《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對紀檢監察系統雙重領導的要求,同時也是因應地方進一步強化審計監督功能職責之需要。
肖濱:進一步釋放大部制改革的化學效應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近年來,順德以大部制為切入點推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改革和制度創新,為實現經濟社會綜合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一方面,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重要抓手,逐步厘清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為經濟轉型提供了空間和機遇;另一方面,通過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激發社會活力、擴大社會參與,為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前提。更為重要的是,順德的改革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黨政治權結構的重塑,開創了政府與社會協同共治的新局面,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地方樣本。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順德以發展需要和問題為導向,推進新一輪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應該說是地方政府改革不停頓,謀求最大改革紅利的例證。
順德這輪機構改革,首先堅持大部制的組織架構不變,新組織的部門也是因應工作和實際需要,如將民政事務與社會保障事務統一劃歸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實現“大民政”架構和社會福利職能的整合,有利于優化民生建設,打造民生政府。這樣的改革部署,目的就是要保持綜合改革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將工作重點放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改革政府管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完善黨政決策和大部門層級管理機制,構建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運行機制。只有通過全面系統的改革,才能進一步釋放大部制改革的化學效應,實現地區由政策高地向環境高地的轉變,助推經濟社會綜合轉型升級。
李芝蘭:大部制改革因應需要不斷調整
(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學務副校長、政治學教授,順德區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
縱觀香港特區政府決策局數量的演變,大部門設置在一段時間內并非一成不變,大部門運作體制和機制需要隨著市場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而不斷深化調整。順德自2009年開始的大部制改革探索,取得了顯著成績和寶貴的改革經驗。這次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調整是對上一次改革的延續和深化。基于之前良好的改革基礎,目前順德進一步推進的深化綜合改革可為日后廣東乃至全國的政府職能轉變與機構改革設計提供寶貴的參考經驗。
香港政府以改善和保障市民福祉為其核心的執政理念,由此非常注重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提供。順德這次機構調整,通過組建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進一步整合人力資源、勞動就業、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等職能,類似于香港的勞工及福利局,編制了一張較為完備的社會保障網絡,管轄范疇涵蓋面向市民和弱勢社群福祉的就業、福利等政策,一籃子尋求改善市民生活的途徑。
總結香港及海外的實踐經驗,大部制的精髓不僅是強調部門設置的精簡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科學的政府運作機制,以及按科學理據決策的行政文化。順德這次機構改革,把政府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全面深化綜合改革,進一步調整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以及政府層級間的關系。就目前來看,這次改革提出的措施,對于順德建構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增創區域競爭的機制新優勢應可起到積極作用,進而為更大范圍的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