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社區居民社會創新才藝秀,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捧場
陳村殘障人士掐絲琺瑯作品展示和解讀受到了現場觀眾的圍觀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陳村殘障人士掐絲琺瑯作品頂呱呱、勒流花樣跳繩勁爆上演、永春拳風采不斷、還有楊冠新最強大腦秀!15個社區居民才藝秀輪番上演。昨日(10月26日)上午,首屆順德社區文化節暨2014順德社區睦鄰節之“活力社區·幸福順德——順德社區居民社會創新才藝秀”在大良順峰山公園牌坊廣場舉行,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捧場。
“這是一個屬于順德社區居民自己的舞臺!”參與表演的市民李先生興奮地向順德城市網記者說道。在現場,陳村殘障人士掐絲琺瑯作品展示和解讀得到了不少觀眾的圍觀!
從今年8月24日,順德杏壇逢簡墟正式揭開順德首屆社區文化節以來,順德首屆社區文化節已在順德多個鎮街陸續開展形式各樣的群眾性社區活動。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副總干事黎仁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舉辦本次順德社區居民社會創新才藝秀,旨在為順德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舞臺,營造更和諧的社區睦鄰關系,鼓勵社區居民實踐更多的社會創新項目。
勒流花樣跳繩精彩助陣
楊冠新最強大腦秀!同時說出40個氣球顏色的排序
吉他獨奏,為順德社區居民獻唱
黎仁剛坦言,從2013年伊始,順德開始嘗試推行社區營造,試點社區從杏壇逢簡村、倫教仕版村、北滘君蘭社區,擴展到杏壇馬東村、樂從鷺州社區和勒流黃連等,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今年,逢簡首個社區經濟項目——豆腐坊合作社在4月中旬正式啟用,標志著逢簡社區營造項目在社區經濟推進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但目前順德的社區營造然仍存在居民參與度不高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社區營造的整體效果。”黎仁剛說到。
基于此,今年11月,一場專門圍繞順德社區營造專題的社會創新大講堂先鋒論壇將舉行,邀請國內外社區營造的專家學者就順德目前的社區營造得失進行再剖析,將更接地氣、更實用的社會營造經驗引進順德,以便更好推動社區營造的開展。另外,一場環繞順德新城15公里的“社會創新·我能行”公益徒步活動也將舉行,讓社會大眾更直接接觸、了解、支持、參與到社區營造中來。
■現場剪影
從工人變成股東 殘障人的完美轉身
在現場,陳村殘障人士掐絲琺瑯作品展示和解讀得到了不少觀眾的圍觀!據陳村殘障人士掐絲琺瑯作品展的領隊馮錫華介紹,他們的團隊共有10人,有8個是殘障人,2人身體正常。馮錫華本人身患殘疾,走路不太利索,妻子是聾啞人,因為身體殘疾的原因,兩年前夫妻二人雙雙被工廠辭退,近一年找不到工作。“幸好后來得到陳村人社局的幫助,我們做起了掐絲琺瑯手工藝,從一名鞋廠工人成為這個經濟項目的股東!”馮錫華高興地說道。
“最關鍵的是我們從中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得到了尊重。”據馮錫華介紹,相對于在工廠里的簡單手工制作,掐絲琺瑯工藝畫需要思考很多問題。“制作一幅畫要去思考圖案好不好,調配什么顏色等,從描圖、掐絲到上色,每一道工序都扎實地學習、練習,而且還要很心細。”馮錫華說,一幅掐絲琺瑯作品一般需要一個多月,當看到一幅作品完成時,就會覺得特別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在之前其他工作中都未獲得過的。
據悉,馮錫華去年11月完成的掐絲琺瑯工藝畫《青花瓷瓶》獲得了廣東省殘疾人藝術己的努力實現了完美轉身,對未來也多了一份期待。
■相關專題
《活力·社區——首屆順德社區文化節特別關注》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