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對待學生買蘋果(網絡圖)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賴莉芳) 順德過年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逗利是”,很多孩子都能在春節期間“大撈一筆”,所以,孩子們的壓歲錢該怎么合理利用也成為了困擾眾人的問題。日前,有網友在順德城市網論壇感慨:順德孩子用壓歲錢買“愛瘋”,是瘋了還是正常?
各種擔憂是小題大作?
瘋了?正常?順德城市網記者發現網友們褒貶不一。部分網友對于這種情況表示理解,“數碼產品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蘋果相對于其他產品來說,性價比較高,買蘋果也正常。”“小雨兒”并不認為有何不妥。而“泰戈爾與飛鳥”稱,自己作為一個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現在數碼產品也是一種學習輔助工具,我們的思想要與時俱進,不能固執地認為只有文具書籍才對學習有幫助。”
但是有網友卻不這么看了,不少網友對于學生黨的“土豪做法”唏噓不已。有網友調侃道“壓歲錢買蘋果?瘋了嗎?土豪,友乎?”“編號38”也很不看好這種做法,他認為人類天生帶有攀比心理,形成沖動消費,“學生家庭條件不一,逗利是所得壓歲錢金額不同,跟風買蘋果之后在學校又是一番攀比!”他對此很是擔憂。
“行走的人”卻比較擔心學生有了這樣的電子產品之后更無心學習,“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學校都是禁止使用手機等點子產品的。”在他看來,學生自身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迷在電子產品的各種游戲中反而耽誤學習,從回復來看,不少網友都有這方面的擔憂。
壓歲錢還可“錢生錢”
眾所周知,如今符號消費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人們的品牌意識在加強。據悉,近年來,學生用壓歲錢買各種高級電子產品已經不再新奇。到底該怎么看待這種現象?看看我們的網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用壓歲錢買“愛瘋”,不可簡單粗暴地全盤否定。“時刻思考”率先表態,他理性分析認為如果孩子拿著壓歲錢購買“愛瘋”等點子產品符合家庭消費標準,那么關注點就不是放在購買上,而是在于當孩子有了這種智能數碼產品后,如何引導孩子使用上。“購買之前與孩子進行深度溝通,必要的話還可以來個約法三章,讓他們清楚怎樣合理利用數碼產品。”
家長和學校除了要在心理上把握孩子不“走偏”,還可以引導他們用其他方式“消化壓歲錢”。“比如讓孩子將部分壓歲錢用來做慈善公益。”很多網友都有這樣的想法。順德城市網在回帖中發現,不少網友對此有新招數。“錢生錢”是“利亞70”提出來的他主張將孩子的壓歲錢攢夠一定數額,會以孩子的名義購買理財產品。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