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再就業”,發揮余熱
順德城市網消息?。ㄓ浾呃麡s聰) 來自國內100多所高校的260多位優秀青年科技專家與創新創業大學生代表,目前正云集在順德舉行一場人才“相親”盛會,而作為順德企業界的“青年才俊”,昨日(7月6日),順德的50多位青年企業家也抱團走進香港積極進修,學習當地的創新性企業經營管理經驗。
本次訪港學習班由順德區社會工作委員會、區民政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區委、區工商聯,以及順德區青年企業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在為期4天的學習行程中,50多位“學員”將會拜訪香港的社會企業和香港科學園特色企業,了解當地最新的創業理念和經驗,并走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工業總會和李錦記集團學習商業模式創新與品牌管理之道。此外,順德的青年企業家們還會與香港順德聯誼總會等兄弟團體進行足球比賽等聯誼活動。
順德青年企業家們走進香港社會企業Good Lab學習
社會企業作為運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種新型企業形式,目前逐漸進入了青年企業家的視野。它以商業運營為手段、以社會使命為驅動,有機結合了社會公益與市場經濟的特點,并以創新的模式聯動社會各方資源、可持續性解決社會各領域問題,成為了當今現代社會日益蓬勃發展的一種社會創新形態。在昨日進行的首場學習中,“學員”們便通過一系列實地走訪和問答互動,對香港的社會企業有了一個相對系統的認識。
位于香港九龍的銀杏館是當地一家以社會企業形式運營的餐館,除了優雅的就餐環境,該店的“長者經營”運營理念也給順德的“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擁有一支50人的職工隊伍,其中,60歲以上的長者就有近40位,他們目前依然‘奮戰’在管理、侍應、廚雜、銷售、收銀等工作崗位上,但展現出的活力與激情與年輕人并無太大差別?!便y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在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認為,大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生活狀態,他們都有著“再工作”的現實需求,而銀杏館則基于此為老無所依也無所養,或期盼老有所為的長者提供合適的就業環境,讓他們善用晚年,發揮余熱。
今年65歲的Helen在去年2月正式進入銀杏館從事侍應工作,這位在退休前從事文職工作的長者分享說,自己在從新站上工作崗位后在精神狀態上有了非常理想的提升,Helen認為,雖然每月收獲的工資并不多,但自己的退休生活也為此而增添了許多樂趣。年過70的李家煥目前在銀杏館里主持大局,掌管著整家餐飲店的運營管理,他同樣感覺在銀杏館里實現“再就業”,讓自己充分發揮了退休后的人生價值。
麥敏媚說,雖然相較于年輕人,長者們在反應速度和工作效率上會有所遜色,但“銀發一代”在工作責任感、態度和紀律性等方面的表現都會略勝一籌,而正是基于良好的出品和服務質量,在沒有接受政府補貼的情況下,經營不足2年時間的銀杏館已經實現了“略有盈余”的理想經營局面。
積極開展交流互動
事實上,順德的社會企業事業也在近年正式起步,不過,順德城市網走訪了解到,一眾順德社企和準社企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對此,麥敏媚特別支招說,發展社會企業必須要當作一盤生意進行運營,在做好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運營者要在市場推廣上做足功夫。
“網絡是當下最強大的宣傳力量,社會企業的運營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客戶群體,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宣傳包裝和推廣”麥敏媚認為,通過網絡無孔不入的宣傳可以讓客戶群體充分了解到項目的情況,而認識社會企業背后的意義所在后,大部分客戶群體在消費過程中會潛意識地優先考慮光顧社會企業,期待為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順德大良味點空間總經理陳景一直對在順德餐飲行業融入公益元素充滿興趣,在了解了銀杏館的運營模式后,他也表示在條件允許下,未來有意“試水”社會企業項目。而作為圓方中外商務交流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順德區東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關志彪也認為銀杏館的項目運營經驗,可以幫助自己的社會企業項目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除了走訪銀杏館學習“如何將員工再培訓”的運營之法,當日,“學員”們還走進了Good Lab、稻香訓練酒樓進行商務參訪,了解企業運作的新思維,以及創業成功經驗。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