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七彩學堂”開啟關愛青少年成長計劃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張大偉) “‘mother’的發音要注意,不要發成了‘媽的’,那就不好了。”在口語老師幽默風趣的互動教學中,來自杏壇各村居的200多名青少年正在杏壇康樂中心劇場里進行著英語口語訓練,不亦樂乎。昨日上午(7月30日),順德區七彩學堂暨關愛杏壇青少年成長計劃在杏壇正式啟動,項目所搭建的公益學堂,為社區青少年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才藝學習培訓及能力拓展,是團區委探索創新青少年服務的一次有益嘗試。
整合多方資源,常態化服務社區青少年
順德城市網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七彩學堂”作為團區委今年致力打造的一項青少年公益品牌,主要以公益學堂培訓班的方式,在寒暑假和周末節假日為社區的異地務工和困難家庭等青少年提供學習成長的平臺,全年常態化的為社區青少年提供服務,解決例如異地務工子女獨自留守家中不安全的困擾,同時通過才藝培訓等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關愛社區青少年健康成長。項目將在下半年持續開展,從7月底開始一直進行到12月份。
對于“七彩學堂”品牌的打造,團區委副書記鐘德慰告訴記者,順德目前擁有10多萬的義工人數,雖然數量龐大,但缺乏好的和專業的公益項目,將義工人數的優勢發揮出來,創造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因而近年團區委舉辦了青年益創行動,通過公益項目征集調動青年社會組織的力量和資源,收集好的創意項目和點子,來創新青年公益服務。行動實施以來,涌現出了不少好的創意項目,社區青少年關愛成長計劃便是其中之一。
社區青少年在七彩學堂學知識長本領
以今年的青年益創行動為例,大良、容桂、杏壇等鎮街的義工聯和青年社會組織提出了很多富有創意和特色的社區青少年關愛成長計劃。鐘德慰指出,一方面社區青少年群體確實有著關愛成長的需求,并且有助于異地務工群體更好的融入順德,同時可以更好的整合義工、青年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和力量,發揮各自優勢開展青年公益服務,而且項目開展中團組織需進行統籌協調等服務工作,強化了基層團組織的影響力,助力服務型團組織建設。
綜上考慮,便想到了對這些創意項目進行了整合提煉,隨后就有了“七彩學堂”這一詮釋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概念,并成為了團區委打造的公益品牌在各個鎮街進行推廣,在推廣過程中,團區委提供資金以及導師培訓班等給予扶持。目前項目在大良、容桂、杏壇、樂從、龍江5個鎮街試點運行。
培育青年組織,創意項目源源不斷
活動當日,與“七彩學堂”項目同期啟動的還有入選了今年團委青年益創扶持項目,“七彩學堂”在杏壇落地試行的關愛杏壇青少年成長計劃。據杏壇團委常務副書記孔佩華介紹,此次的關愛計劃,對象為杏壇各個村居的異地務工和困難家庭的青少年以及本地青少年,服務內容包括音樂、舞蹈、樂器、手工藝、主持演講等才藝培訓和能力拓展。
“學堂里有很多的小朋友,大家一塊學習玩耍,很開心很充實。”來自四川馬上升6年級的彭玉婷是當日參與英語口語拓展訓練的學員之一,她告訴記者,在學堂里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認識很多的小伙伴,這讓放暑假因父母忙于工作,只能獨自呆在家中的她有了不少的朋友,不再感到孤單,同時也讓喜歡唱歌的她有了學習和展示的平臺。
同時,此次的關愛成長計劃除了在鎮面的青年坊開設學習培訓的陣地外,還會下到村居和企業,在光輝、馬東、古朗、高贊以及威捷公司、東方集團等村居和企業開班,讓青少年在家門口接受服務,方便更多青少年兒童受益。
事實上,不僅僅是今年的關愛成長計劃外,每年的暑期和節假日,杏壇團委都會有很多的創意項目為社區青少年和市民提供服務。而這主要得益于杏壇青年坊陣地的搭建,以及青年社會組織的孵化培育。孔佩華告訴記者,目前有20多個社團進駐青年坊,經過培育,現有潮樂坊、大學生聯誼會、杏壇春熙社正式登記注冊成為社會組織。
孔佩華表示,這些青年社團和社會組織在培育過程中不僅專注各自領域的實踐和服務還融入了公益的理念,承擔社會責任,創造社會效益。借助青年社團和社會組織的公益屬性和創新活力,源源不斷的有公益創新項目落地發芽,承接政府職能,開展青年公益服務,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