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爱爱爱爱,夜色影音先锋资源网,丁香五月亚洲图区,浪荡艳妇爆乳JUFD汗だく肉感

傳遞溫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頁 > 順德資訊 > 本土速遞 > 時政速遞 >
精彩專題,一覽無窮

熱門查看

體驗過先知,原來醫生護士系咁樣噶!



覃玲正在體驗護士崗位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潘美穎、蔡夏陽、李恩進) 8月14日下午4點,年僅19歲的覃玲在醫院更衣室換上護士服戴上燕尾帽,心情無比激動地跟隨順德區婦幼保健院的護士來到兒科,開始體驗夢想已久的醫務工作,這天她將化身為一名夜班護士。

  8月14日至15日,在順德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和順德城市網的主辦組織下,7名網友參與了“假如我是一名醫生(護士)”醫患角色互換體驗活動,分別前往三家醫院進行醫務崗位體驗。體驗崗位包括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夜班醫生、內科專家門診醫生,區中醫院骨科醫生,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夜班護士等,覃玲便是其中一位體驗者。

  到兒童重癥科看護士像媽媽般照顧寶寶、在急診兒科聽醫生不停問診、小跑著跟護士查房……在此次體驗活動中,許多畫面打破了他們對醫生原有的印象,數個鏡頭讓他們對醫務人員多了一份理解。在活動結束后的座談會上,網友陳莉禁不住感慨:“醫生和護士們遠比我們想象中要來得辛苦!”

  此外,針對本次醫患角色體驗活動,體驗者們還發現許多市民都有不科學的就醫習慣。在座談會上,網友們不但紛紛談及對這次角色互換的體驗感受,還就如何改善醫患關系等問題發表看法,積極建言,讓相關部門收獲滿滿。順德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鄭丹瑜在座談會上直言,“幾位志愿者都很認真,提出的意見也非常實用,我們衛計部門更是要把這些意見都結合起來,去營造良好的醫患環境。”



這次活動讓覃玲體驗了一把當護士的感覺,她顯得十分開心


■鏡頭一

護士不僅神圣,還充滿了愛與溫暖

體驗者:覃玲

年齡:19歲

職業:大學生

體驗崗位: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夜班護士

體驗時間:8月14日16:00--00:00

  在兒童重癥病房內,一名患有重癥肺炎的嬰兒正在熟睡著,身上插滿了輸送管,病床周圍全是醫療儀器。覃玲穿上大白褂后就跟著兒科護士杜結峰開始接下來8個小時的“工作”,而她們的職責是守護所有重癥嬰兒。

  “從下午4點上班到現在整整三個小時,杜護士一直站著工作沒有休息過。”覃玲告訴記者,杜結峰在這三個小時內幾乎沒有離開過病房,也沒有坐下來休息過,甚至連晚飯都還沒吃,一直在照顧病房內的小寶寶。

  小寶寶是名早產兒,僅僅只有1個月大,因患有重癥肺炎只能入住重癥病房,不僅需要護士全天貼身護理還要插上呼吸氣管、胃管以及頭皮針等等醫療器具,此外護士還要不定時給小寶寶打針。記者注意到,僅僅只是小寶寶的左手背上就已經有5個針口。

  杜結峰輕輕地拿著針筒,仔細找著寶寶身上的血管,觸摸到寶寶手背上密密麻麻的針口時,她直言還是會禁不住心底那抹心疼,但卻不能停止打針輸液,她更希望寶寶能夠盡快康復好轉。她一邊給小寶寶打針輸液還一邊柔聲地說著:“寶寶不要動,再堅持下就好了”,盡管明知小寶寶聽不懂,但她仍忍不住喚出她的柔情,散發著母性的光輝。

  “她們就像是每個嬰兒病患的媽媽。”在旁邊靜看著的覃玲不由得感嘆,她原以為護士很輕松很冷漠,但現實卻不是如此。切身體驗過后,再對于她來說,護士不僅是份神圣的工作,還充滿了愛與溫暖。



每一項工作,醫務人員都會仔細確認


■鏡頭二

4小時診治50位病人,重復問診80次

體驗者:陳莉

年齡:37歲

職業:社工

體驗崗位: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急診兒科醫生

體驗時間:8月15日8:00--15:00

  當陳莉來到急診兒科2室體驗醫生崗位時,區婦幼保健院兒科醫師趙順延已經在給病人看診了,此時是早上的8點整。直到中午12點,陳莉一直坐在趙順延的身后,認真地觀察著他這上午的工作情況,并一次又一次地做下記錄。  

  “今早有位小孩出現血便,家長提著一袋袋排泄物過來就診,趙醫生逐袋逐袋地打開細細檢查。”對于此情景,陳莉深有感觸。在她看來,許多家長連自己孩子的排泄物也不見得會去處理,更別談會一點一點地仔細檢查,最后趙順延還把這些排泄物拿到檢驗中心進行更徹底的檢查。

  陳莉觀察發現,趙順延4小時內接診了50位病人,其中詢問孩子是否咳嗽約有60次,詢問是否流鼻涕79次,詢問先前病歷80次。他不僅反復詢問確認病情,還不斷向家長科普健康醫療知識,減少小孩患病率。

  “今早一個上午,我光坐旁邊看著就覺得很勞累了。”陳莉告訴記者,家長們總會詢問是否需要打針,有的家長甚至直接指定使用青霉素,更有的家長還會質疑醫生的診治,懷疑醫生開的藥是否合適,每次趙醫生都會很耐心溫柔地解答家長各種問題和疑慮。

  針對這些情況,陳莉認為醫患之間需要團結信任,患者要對醫生給予更多的尊重和敬佩,同時也希望醫生能多點微笑與安慰。此外,構建和諧醫患環境還需要加大對醫療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市民掌握基礎的醫學常識,盡可能地減低就診時的焦慮不安,緩和醫患關系。  



楊聰跟著醫生開始一天的體驗工作


■鏡頭三    
    
“醫生會看病,卻不懂養生!”

體驗者:楊聰

年齡:38歲

職業:養生美容店老板

體驗崗位: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

體驗時間:8月14日8:00--12:00,14:30--7:30

  志愿者楊聰是湖南人,來順德已有10多年,在大良經營著一家養生美容店。在她看來,醫生這個職業與她所做的工作還是有相似之處的,于是抱著一顆學習的心,她便放下店里的工作,報名參加了這場體驗活動。

  8月14日下午4點多,記者在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見到了身穿白大褂的楊聰,她正跟著心血管內科醫師何誼婷在住院部查房,何誼婷腳步飛快地穿梭于病房間,楊聰得小跑才能跟得上。記者了解到,早上8點到12點,楊聰一直跟著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吳焱賢體驗專家門診的崗位 。

  她臉上先是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向記者念叨道:“整個上午啊,吳醫生竟然沒有喝一滴水,沒有上過一次廁所,連動都沒動一下的,病人一個接一個的。”接著,她有些打抱不平地說:“可是一些病人還在那里抱怨吳醫生讓他們等那么久!”

  此外,她還觀察到,醫生和護士們吃飯大約都在5分鐘內搞定,不查房不坐診的時候,也要坐在電腦前輸病例等,沒有一刻放松。楊聰看得有些心酸,她搖著頭向吳焱賢說道:“其實你們醫生會看病,但卻不懂養生!”吳焱賢無奈地笑著回應:“我每周五上午在門診坐診,光是預約掛號的病人就有30多個,今天上午一共看了42個病人,老病號基本都是開藥,新的病人就要花很多時間去問診,根本顧不上其他。”

  吳焱賢順手指了指走廊上的病床接著說,“現在病人的要求高很多,如果把病床安排在走廊那肯定不樂意,但是病房已經住滿了,不收治病人肯定也不行,因此矛盾就出現了。”對于這次角色互換體驗活動,吳焱賢除了支持外,還提出:“希望能夠定期舉辦這樣的體驗活動,而且是讓不同階層的群眾參與進來,比如白領、老板、甚至是菜市場賣菜的都可以,通過體驗來真實感受一下我們的工作,多一些理解。” 



體驗網友高家琪認真做下記錄


■鏡頭四 

“急診不急!有些病打12320熱線就能解決!”

體驗者:高家琪

年齡:53歲

職業:企業員工

體驗崗位: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上半夜醫生

體驗時間:8月14日17:00--00:00

  高家琪作為順德城市網多年的忠實網友,往年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舉辦第一屆醫患角色互換體驗活動時,他便通過順德城市網報名參加, 穿著白大褂過了把專科醫生癮。在今年的體驗活動征集網友階段,他又忍不住報了名,不過這次他體驗的崗位是順德第一人民醫院的急診科上半夜醫生崗位。

  8月14日傍晚6點多,記者來到順德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候診的患者還不足十位,沒有往日的熙攘和不寧。急診科主治醫生黃萬仁表示,由于暑假期間許多孩子回老家或是跟著家人出去旅游,急診科便不會那么繁忙。然而在患者就診過程中,細心的高家琪注意到,前來看急診的患者其實并不是什么急病,甚至一些只是來咨詢下健康知識。

  他還私下問病人是否知道12320熱線,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搖頭,“其實撥打12320熱線,就能夠獲得很多基本的醫療知識,我覺得應該多宣傳12320,讓市民不要占用急診科資源。”除此之外,他還提出,現在提倡科學就醫,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人民醫院是順德最好的醫院, 所以很多人都跑去看。有次我半夜來看病,人民醫院急診候診量非常多,我就跑去大良醫院,竟然冷冷清清沒人,這是很不合理的。”



護士做著護理記錄,陳嘉儀在旁認真地看著


■鏡頭五

護士給智障孩子打針,各種心痛和心塞

志愿者:陳嘉儀

年齡:18歲

職業:暨南大學醫學院新生

體驗崗位:順德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P班崗位

體驗時間:8月14日15:00--22:00

  嘉儀是7名體驗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個,九月份她就要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暨南大學醫學院進行新生報到,雖然離踏上醫路只剩不過半個月的時間,但她還是迫不及待地想走進醫院,來到病房,提前“預習”。與嘉儀上同一個班次的護士有兩名,也就是說,晚上6點到10點這段時間,在順德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住著的68名患者都由這兩名護士進行監護。

  打針、配藥、給病人翻身、按摩……兩名護士在護士站與病房之間來來回回幾十次地走著,嘉儀也非常認真地跟在護士身邊。記者注意到,呼吸內科的住院病人大多數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幾乎是不能自理的,因此需要護士及護工們付出更多的照顧。當晚,記者發現在一個病房中,還住著一個18歲的智障患者小唐,住院原因是發熱。

  晚上8點35分,護士陳嘉楠要給小唐打針了,害怕打針的小唐雖然不會用語言表達,但他的手始終僵硬著,陳嘉楠一邊小心翼翼地插針頭一邊溫柔地說道:“不怕不怕,姐姐幫你把這只小蟲子捉出來就不痛啦。”然而感受到痛的小唐開始不斷反抗,最終針頭被迫抽出,整個過程持續了近10分鐘,陳嘉楠一直是蹲在病床前。

  過了10多分鐘,小唐的爸爸將比自己還要高大的小唐帶到了護士站嘗試第二次打針,但小唐依然拼命反抗,最后又以失敗告終。記者注意到,小唐的爸爸并沒有表現出對陳嘉楠的不滿,而是以一種非常理解的態度反過來安慰陳嘉楠,不停地說著:“沒事,沒事。”看著小唐微腫的手背,陳嘉楠終于忍不住感嘆道:“好心痛好心塞啊!”一旁的嘉儀也是滿眼心疼。

  當記者與嘉儀談到現在的醫患關系問題時,嘉儀非常自信地告訴記者,其實醫患關系并沒有一些報道中說的那樣不和諧,“如果大家都能夠像小唐的爸爸和陳護士那樣互相理解,我相信醫患關系會越來越好的。”做了三年護士的陳嘉楠也有些激動地告訴記者,“希望大眾以一種平等的眼光看我們,其實我們都在很用心對待每一位病人的。”



網友馮浩研與骨科醫生交談


■鏡頭六

體驗讓我更加堅定從醫的決心

體驗者:馮浩妍

年齡:19歲

職業:學生

體驗崗位:順德區中醫院骨科醫生

體驗時間:8月15日8:00--12:00 14:30-17:30

  就讀于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專業的馮浩妍,因想提前感受下醫生的工作環境與內容,而報名參加了醫患角色互換網友體驗活動。在體驗活動中,她在順德中醫院骨科醫生的指導下,一起去病房查看患者,并現場聽醫生講解不同病情的處理情況及應急注意事項。

  “今天上午,和醫生一起來到病房,詢問患者最新情況,叮囑他們應該注意的問題。深入接觸之后,我發現醫生真的特別辛苦,并不是自己以前所想象的那么悠閑。”馮浩妍告訴記者,參加完活動后,自己才切實體會到,醫患關系并沒有外界所傳言的那么嚴重,就她自己上午的觀察情況而言,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家屬的關系都是特別和諧的,大家的溝通與互動顯得特別的重要。

  “雖然也知道醫生行業的辛苦,但是這份職業本身也是特別光榮的。”馮浩妍坦言,參加完此次活動后,更加堅定了她學醫從醫的決心。對于醫患關系,她認為醫生和患者應該多點溝通互動,雖然患者及家屬急切的心情應當理解,但醫生的辛苦也要得到認同。



網友何桂嬋認為醫患之間需要更多溝通和理解


■鏡頭七

醫務人員需要更多理解與支持

體驗者:何桂嬋

年齡:22歲

職業:養老服務中心社工

體驗崗位:順德區中醫院內科護士

體驗時間:8月15日7:30--15:30

  今年22歲的何桂嬋是龍江一家養老機構的社工,今天早上6點半左右,她就早早來到順德中醫院,跟隨帶她的護士朱妙芬開始了一天的護士工作。

  開早會、換衣、為患者打針換藥,從早上7點半左右開始,何桂嬋便一直跟在護士旁邊,學習護理知識,了解護理細節。當把10多位病人的針都打好,時間已不知不覺快到11點了。由于所在科室有較多上了年紀的中風患者,因此護士每次打針的時候都會特別小心。期間,一位80多歲的老人,因腸胃不好,早上吃的食物全部吐了出來,朱妙芬帶著何桂嬋和另外1名護士,一共3個人折騰了5分鐘左右,才將床單重新換好。

  “跟在朱護士旁邊,我發現她對每位患者的病情及飲食習慣、家屬情況都特別了解,而且因為老人較多,每次護士要打針或換床單的時候,就會像哄小孩一樣,讓他們配合。貼心的服務,總是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談及體驗的感受,何桂嬋表示,護士的工作節奏非常的快,而且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輕松。因為每個護士需要照顧的患者有很多,看完這個病房,往往又要去到下一個病房。

  在何桂嬋看來,這樣的活動特別有意義,社會需要對醫護人員多點了解,由于她自身也在從事養老工作,因此往后她會在工作中向長者及家屬講解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讓他們對醫護人員多點理解與包容。“看似是一份簡單的工作,但其實醫生和護士默默付出了很多。”



順德城市網首頁
分享到:
數據統計中,請稍等!
< 上一篇:本周開始博物館邀你一起看廣繡、繡方巾
下一篇:升溫!用詩歌緬懷抗戰觸發順德紀念熱潮 >
知識產權聲明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

網絡違法罪 安網 舉報有獎 網絡違法罪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粵ICP備13003604號

粵公網安備 44060602000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