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文物保育員,只想為容桂的文化做點事情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鄒維俊) “容桂這么久的歷史,我只是想把這些歷史都寫出來讓大家都知道,也算是作為一個容桂人盡一點自己的微薄之力吧。”這是“第四屆“順德好人”之星銀星獎(敬業奉獻)85歲的何漢最簡單的想法。
在8月21日的容桂總商會·文明行走進走進容桂德和恒信生活區暨道德模范巡講巡演“六進”活動中,他被邀請做嘉賓,分享自己的事跡。他只是很樸實的說道“什么‘活字典’都是別人給的榮譽,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文物保育員,只想為容桂的文化做點事情。”
85歲高齡的何漢是名副其實的“容桂活字典”,何漢熱心文史研究和文物保育,擔任容桂文史組組長長達25年,受到很多到容桂人民的愛戴,他利用所掌握的文史資料編輯出版《榕蔭》和《容桂風物談》等刊物25期,介紹容桂的本土歷史和風土人情。
他還經常踩著自行車四處“尋寶”,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就發現了6處新文物2013年,何漢被聘任為《容桂街道志》編輯室副主任,負責《容桂街道志》的編纂工作。2012—2013年,何漢連續兩年被評為“順德區優秀文物保育員”,肯定了他在文史研究和文物保育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漢叔,真的是一本活字典,對于容桂的歷史他一清二楚,很多歷史文化都是他挖掘出來的,很了不起。”民眾對于何漢都很尊重、愛戴。
活動上,“娘子軍”們也來助陣,現場一片喝彩
當晚,員工們欣賞到舞蹈、雙截棍、跆拳秀、娘子軍表演以及器樂演奏等近十個精彩演出,其中舞蹈表演《我們怎么了》榮獲廣東省第六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金獎,該舞蹈從手機低頭族為切入點,針對人們無時無刻低頭看手機的這種現象,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被科技所取代這個社會熱點問題。“該舞蹈引人深思,今后將會更多地關心身邊的人和事,而不會只做一位手機低頭族。”市民黎先生感嘆道。
手機“低頭族”的表演,引人深思
據容桂宣傳文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文明行進社區”系列文化活動是容桂街道進一步打造城區10分鐘文化圈、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教育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文明行走進社區系列活動自2011年啟動至今已舉辦超過70場。9月份,活動將繼續走進大福基和高黎兩個社區,開展主題晚會,傳播文明、公民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題。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