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育局及區殘疾人聯合會相關領導為特殊教育園丁發放慰問金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潘美穎) “殘疾兒童非常渴望能夠接受教育,家長們無論多么辛苦都想滿足孩子這一需求同時也希望孩子能夠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希望政府能夠給特殊教育老師提供更多專業培訓。”在特殊教育園丁座談會上,來自威權康復服務中心的鄧敏儀如是說道。
昨日(9月7日)下午,順德區教育局及順德區殘疾人聯合會開展特殊教育園丁慰問活動,并共同前往順德啟智學校和10名特殊教育工作者代表進行座談會,座談會上各特殊教育工作者代表分享從事該行業的經驗及感受,并就目前順德殘疾人教育事業提出相關建議,與政府各部門負責人討論得熱火朝天。
特教分享:逐漸投入后收獲了許多感動
順德啟智學校的于晶從事殘疾人教育事業已有多年,她直言在從事這份工作的過程中曾一度迷茫,但在同事幫助下逐漸投入并在工作中收獲了許多感動,讓她一直堅持特殊教育至今。據于晶回憶,她曾有一次不小心把電腦落在學校門衛室,直到晚上7點接到學生家長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學生含糊不清卻異常吃力的聲音:“你的電腦……你的電腦……”,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讓于晶感觸頗深,“我從沒想過這名‘星星的孩子’會這么在乎老師的物品,讓我很感動。”盡管從事特殊教育非常勞累但于晶從沒想過放棄,便是因為工作中所收獲的這些點點滴滴。
與于晶的“老道”不同,威權康復服務中心的鄧敏儀則顯得“稚嫩”一些,她從事特殊教育只有5年時間。她所帶領的大班目前有10個學生,年齡在7—13歲之間,均為智障和自閉癥學生。據鄧敏儀介紹,這些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教育指導后有可能轉到正常學校或順德啟智學校接受更高層面的教育。
“特殊孩子雖然能接受教育卻沒有學籍,所以只有本地戶籍的學生才能獲得政府支持,外地家長相對會比較困難,為了減輕家長的負擔,康復中心的費用一般都很低。”鄧敏儀告訴順德城市網記者,如果特殊孩子有了學籍,一年就能有6000元的費用補貼,但必須是入讀教育系統內的學校才能有所補貼,比如啟智學校,又或者選擇“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方式。
因此鄧敏儀希望政府能夠給特殊孩子提供學籍并對特殊教育工作者開展更多的專業培訓,提高特教隊伍的師資力量。此外在座談會上,其他特教代表還提到希望能夠讓特教老師也參與職稱評定,享受和普通老師同等的福利待遇,降低特教行業的人員流動率。
特殊教育工作者代表在座談會暢所欲言
部門回應:已為171名特殊學生建立學籍
針對特教老師的種種建議,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郭金元表示,未來對于特教老師的專業培訓及專業提升將會是特殊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目前已與順德啟智學校合作,成立了區特教支援服務中心,并希望通過專業機構的專業力量,提高特教團隊的師資力量水平。該中心也會定期組織開展各種特教老師培訓班,幫助學校完善特教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專業課程的設置開發。
據郭金元介紹,未來順德將為肢體殘疾兒童開展“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融合教育服務,其中“送教上門”則包括“送教到家”以及“送教到點”,而“送教到點”就是與康復機構進行對接,一邊開展教育一邊接受康復治療,逐步實現“醫教結合”。
“目前進行‘隨班就讀’并建立學籍的學生有171個。”郭金元告訴記者,未來3年將集中資源有目標有責任地推進和完善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融合教育工作,爭取在3年內打好基礎。
此外對于特教老師的辛勤付出,郭金元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感恩。教師崇高而神圣,而特教老師更是偉大,了解特教團隊一線教師的工作是區教育局和區殘疾人聯合會的責任,對此順德區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歐陽培杰表示,希望殘疾人教育工作能夠再接再勵,讓順德殘疾人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