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采風走進倫教羊額、勒流江義邊走邊看,領略鄉村之美,邊走邊思,共同探討鄉村建設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張瓊、鄒建華) 綠榕冉冉,碧水悠悠,順德的每個村居都有獨特的美,要知道,順德村居美的可不止杏壇逢簡,跟隨新農村建設網友采風團來倫教羊額、勒流江義看看吧。
昨日上午(11月29日),順德區農業局攜手順德城市網,聯合舉辦的“發現順德最美鄉村”——2015年順德新農村建設網友采風行走進了倫教羊額村、勒流江義村。順德區政務委員徐國元、順德區農業局農村經營管理科科長葉彩潔、副科長杜啟新等與20多位熱愛順德、關心順德鄉村建設的網友們,走進羊額、江義,一起發現順德新農村的美,一起思考順德新農村工作,探索新農村建設之路。
鳴石花園夠氣派
羊額美,從人文出發
吸引更多人參與新農村建設
穿過喧囂鬧市,經過普通弄巷,走近深藏于民居中的鳴石花園。推開銹跡斑駁的鐵門,一座氣派的中西合璧庭園突現眼前,獨具東方特色的八角亭、鑊耳屋,富麗的巴洛克風格拱門、疊式噴泉,歐式風格的藍色琉璃瓦、進口彩色地磚……這座有130多年歷史的古庭園,荒廢中透著華麗。
“驚喜”——這是走進鳴石花園中,眾網友的最大感受。
七十多歲的何伯,是花園主人何氏家族的老族人。當天老人家志愿當起講解員,給采風團網友講起這座古庭園的往事。“這個花園的主人叫何鳴石,光緒年間生于倫教羊額,十幾歲時隨父往馬來西亞讀書。”老人家指著墻上何氏家族的照片介紹道,“何鳴石后繼承父業,民國時期在南洋、香港還有內地創立商業機構,經營金飾綢緞米鋪等生意。富甲一方,但他也對無數前往他鄉的家鄉人提供過幫助。”
“這邊是大廳,一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在老人家緩緩的講訴中,我們仿佛回到了百年前,何氏一家人在這里生活起居的溫馨畫面展示在眼前。“鳴石花園雖然比不上清暉園的規模,但是鳴石花園富有特色,養在深閨人未識。”在網友“來自星星”看來,清暉園像一個景點,而走進鳴石更像走進一個家,想象著何家人以前在這里的生活場景,很親切。
別看鳴石花園如此美輪美奐,在幾年前,她可是因為缺少保護,一度呈破敗之相,后來經過區、鎮、村三級努力,才把它恢復到現在的面貌,正因如此,順德區農業局農村經營管理科科長葉彩潔也向采風團介紹了此次首站選擇鳴石花園的原因——“這次采風選擇鳴石花園,也是通過這個告訴大家,在新農村建設中,需要一個點能夠引起大家共鳴,我們覺得,從文化方面切入更能引起社會的關注,吸引更多人參與新農村建設。”
江義村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共融
江義美,美的不僅是風景
生活在這里的長者有穩穩的幸福
采風團第二站來到“2014中國最美鄉鎮”——江義村,她是佛山唯一獲得“牽手2014中國最美村鎮”榮譽稱號的鄉村。走進江義村,江義村書記吳偉生為采風團介紹了整個村子的情況。上世紀90年代以來,勒流江義村以規劃為引領,因地制宜確定了三大功能分區的規劃布局,即工業區、農田保護區、居民住宅區,發展布局科學合理,生產、生活井然有序,避免了住宅區工業區交叉影響的問題。
高瞻遠矚的循環發展規劃堅持近20年,一路走來,住宅區,樹蔭冉冉,小橋流水;農田保護區,桑基魚塘,微波粼粼,采風團在江義村的基塘邊上,聽著吳書記對農田保護區的規劃,“江義村的規劃很到位,因為當時規劃得非常好,所以之后的發展一切順利。”網友袁素華說道,江義村農田保護區,基塘等規劃做得好,養殖優質魚,投資方向明確,有前景,資金回報好。
江義村的美,還美在其完善的福利保障,村委會重視村民福利事業建設,將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民生,特別是在老人福利,該村堅持每月發放長者福利金已經超過12年。據了解,江義村從2014年7月起,該村年滿55周歲的村民每人每月可以享受到500元福利金,連同股份分紅以及新農保待遇,一個長者平均下來每個月能拿到兩千多的退休收入。58歲的老網友玉珠姐不禁感慨:“生活在這里的老人真是幸福啊!”
座談會上大家紛紛提出寶貴意見
新農村美,如何建設美
順德網友“idea大碰撞”
采風體驗行程結束后,網友們還與區農業局領導展開了坦誠的溝通交流,結合所見所聽,拋出自己的思考,共同探討新農村建設。
關于鳴石花園,網友“Jayman”表示,鳴石花園的保護應該注重文化的挖掘。“我在參觀的過程中,看到中西文化建筑,墻壁上的字畫,我覺得這些字畫放置在大廳、書房,有它的內涵,它傳達的是這個家族的家訓,這些是后人是可借鑒的。”網友“Jayman”認為,“這些文化方面的東西,需要主管部門挖掘它內在的文化遺產,新農村建設,更需要傳承好文化。”
對于網友所提出的觀點,順德區農業局農村經營管理科科長葉彩潔也有著自己的思考,“下一步,我們會以鳴石花園為切入點,把鳴石花園周邊也納入規劃。通過鳴石花園這個點帶動整個面,將包括古建筑在內的,有歷史文化的東西能夠盤活起來,吸引更多人。”
“江義村的規劃,堅持了十幾年不變,這種三大功能分區的規劃布局對于其他村居來說,已經是無法借鑒的了,因為村居里的格局已經形成,但是,江義村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仍然可以借鑒。”網友“月色微明”闡述了對江義可持續發展的理解。
網友何勁和也提出自己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看法,“新農村建設不是建景點,是建給村民的,農村的居住建設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質才是村民期待的。新農村建設要選好路徑,活化文化,全面建設,走可持續發展路線。”
在采風中,順德區政務委員徐國元談起自己對“三農”的理解,與眾網友交流,“‘農村’其實應該稱為‘鄉村’。‘鄉村’則是社會組織概念,包含社會關系、是有血有肉,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地方。‘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在這其中承載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市民的精神需求。未來,在這一領域將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