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遺跡上被刻“廣東 順德 譚XX到此一游 ”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張敏) 近日,新浪微博網友@貓奴大姐幾米,去到柬埔寨的景點,竟然見到遺跡上刻了“廣東 順德 譚XX到此一游 ”,還不忘標明時間。此消息在順德城市網論壇一經發出,頓時激起了不少順德人一片議論。
之所以能激起網友如此大的反應,不僅是對譚XX個人行為的汗顏,其“大方曬出‘順德’”二字更是給順德人帶來極大的羞恥感。微博發出后,評論可見,網友一邊倒地聲討刻字人。“丟人”、“抹黑”、“厭惡”、“素質低”等字眼頗多。甚至有網友提出,公布姓名,揪出刻字人,讓他道歉并接受處罰。
隨著出境旅游人數不斷增加,旅途中的不文明行為也跟著“水漲船高”,不僅在國內引起大眾的紛紛“吐槽”,在國外更是“討人嫌”,一位經常在國外旅游的女士曾說:“國外酒店‘請勿喧嘩’的中文提示太刺眼了!”。不知何時開始我們成了最不討喜的游客。
城市形象是由每一位公民的個人行為來體現的,個人的不文明旅游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城市的整體形象。正如網友“到了明天”所言,出門在外,特別是走出國門,往小了說代表的是個人,往大了說代表的就是城市甚至是國家。
習大大曾經在國外訪問時曾講過一句話。“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習大大的話很樸實很直接,同時很現實很普遍,到此一游已經太過老套,攀爬文物已經成風,大聲喧嘩隨手棄物更是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公然為一己之私大打出手。
相反的,網友“一種相思”分享了今年發生的一則小故事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今年5月,寧夏4歲的“小石榴”在媽媽的幫助下,將爸爸不慎從酒店帶回的小勺子寄回了三亞一家酒店。“小石榴”千里還勺的舉動讓人欽佩,也在不經意間讓一些成年人汗顏。為何一個4歲小孩能有的覺悟作為大人的我們卻無法遵守?旅客不文明行為又為何屢禁不止?
網友“錦書”認為,究其根本,關鍵在于平時沒有制度約束。2015年4月為建立文明旅游長效工作機制,國家旅游局依法制訂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全國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工作同時開展。
上個月,第四批全國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公布,涉及三個事件五名游客,包括因座位調整問題大鬧機艙的三名四川游客,毆打日本便利店員的一名上海游客,因隨行兒童購票問題毆打隨團導游的一名湖南游客。按照《國家旅游局關于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上述五名游客的不文明記錄年限分別為一年至三年。
網友“無情緒”表示落實對不文明出游行為的懲罰,新《旅游法》已經明確了對相關不文明出游的懲罰,只有落實好才能發揮效用。
尚存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多數是游客的一種生活習慣。比如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網友“十一年”認為,對于“譚XX到此一游”事件大家有羞恥感是對的,但咒罵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是以暴易暴。大家應引以為鑒,校正自己。文明不能只是口號,真正的轉變始于大眾意識上的改觀,正如網友“大笨象去跳舞”表示,“出門在外,還是要時刻把素質帶在身上。”
■話題通道
“順德XXX到此一游”刻到柬埔寨?真有此事?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登陸“順德城市網論壇”和“順德城市網博客”瀏覽評論;歡迎網友市民報料,可撥打報料熱線0757-22221840或登陸城市論壇“市民報料”進行報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