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建起溝通平臺,農業企業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鐘柳梅) 大良農業如何發展?順德城市網記者從大良街道農業和社會工作局獲悉,大良街道農業發展協會已經正式登記成立,將于下月舉行揭牌儀式。目前,協會已有成員單位65個,涵蓋了農產品的生產、流通、配送等環節的企業。
順德城市網記者獲悉,大良的農業隨著城區擴展逐年萎縮,至目前尚存農業耕地4684畝,主要分布于云路、大門、紅崗等居村,這幾千畝耕地(魚壙)受城市化發展制約,如大良被列為畜禽禁養區、農業環境污染等,嚴重影響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都只能種養些效益較低的水產、蔬菜和綠化苗木,2015年農業總產值1.08億元。
隨著經濟發展,農民們從分散經營逐步向集約經營,從低值農產品生產向“三高”農業發展,這期間培育出一批有眼光、有資本、有技術的農民企業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他們開始帶著資金、技術向周邊地市承包土地,開展規模農業生產經營,形成了今天的“大良外延農業”,并涌現一批上規模現代化農業企業,如生生農業集團、長江農業集團、英農集團、泰山綠化有限公司等。
盡管如此,在大良街道農業發展協會會長、生生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錫標看來,無論是留在本土發展還是向外擴大的企業,大多是各自為政,在行業交流和信息溝通方面比較欠缺,因此,農業發展迫切需要這樣一個載體。“目前入會企業大多是和農產品相關的生產、流通企業,今后通過協會進行資源整合,一方面,產銷信息對接更直接,市場信息反饋到生產環節,有助生產企業做好計劃,保持市場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隨著市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相互之間對標準達成共識,讓食品的品種和質量得到保證,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農產品。”
大良街道農社局表示,已為農業發展協會物色好合適的辦公場所,今后在協會運作中也將給予指導和支持。大良街道農業發展協會下個月將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向社會亮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