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人員工作照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黃婷) 一灣江水,滋養了萬物的生長,也見證了文化的延續。歷時3年多的佛山市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已告一段落,各種極具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通過規范化、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得以記錄在案,得到更周全的保護。
為了讓廣大市民朋友一睹本次普查工作的成果,由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佛山市順德區文化體育局主辦,佛山市博物館學會、佛山市博物館及順德區博物館承辦的《汾水遺珍——佛山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將于10月28日起在順德區博物館一層臨時展廳進行展出,讓件件珍品得賞于眾。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以圖文并茂、實物豐富的形式,向大家充分展示佛山市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工作歷程以及精華成果。其中,大家從展覽展示中得見整個普查工作開展的部署周密、流程嚴格規范、工作高質高效,讓一件件精品文物可以重拾昔容,被更妥善地保存和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普查工作中記錄過的那些珍貴文物。而在本次展覽中,將為大家展示包括書畫、陶瓷、玉器以及雜項在內的80多件/套精品文物,其中包括黃丹書隸書五言聯、蘇六朋漉巾圖冊頁、五彩百蝶壽字賞瓶、青玉雙螭紋璧、琥珀翠玉朝珠等多件順德區內的精品文物。不同年代、不同風格和材質的文物,穿越時光的塵埃來到今天,靜靜地等待著大家解讀個中展示的一段段人文往事,引人入勝,不容錯過。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16年11月20日,感興趣的各位歡迎前往順德區博物館一睹這些歲月遺珍的真容。
★你知道嗎?
1.在前期的文章中提到過,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對象是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等各類國有單位在2013年12月31日前入藏的可移動文物。那么順德的國有可移動文物收藏單位有哪一些呢?除了大家常去的順德區博物館、清暉園博物館、順德區圖書館之外,順德區檔案館、西??谷樟沂苛陥@以及勒流街道黨工委辦公室。
2.在普查并登記在案的文物中,主要類別是瓷器、書法繪畫和古籍圖書,占到總數的50%以上。而其中書畫繪畫是最能體現順德本土文化特色的藏品,因為當中的作品大多出自順德籍書畫家作品為主,除了著名的“一黎二蘇”(黎簡、蘇六朋、蘇仁山)、李文田等書法名家外,還有龍氏家族、羅氏家族等家族或宗族式的書畫世家。
3.看展知識小鏈接
梅瓶:瓶體修長,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特點是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梅瓶最早出現于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宋代梅瓶各地瓷窯都有燒制,但以景德鎮青花梅瓶最為精湛。梅瓶因其造型的修長優美,被認為“天下第一器型”,器形一直被沿用到現在。
朝珠:是古代官服中特有的飾物,由佛珠衍化而來。清代朝珠多以翡翠、蜜蠟、珊瑚、琥珀、綠松石等珍寶制作。朝珠除108顆珠之外,還須加上佛頭、記捻、背云、墜角等用絲線編織的長帶貫穿之,用以佩帶。清代的制度規定:皇帝、宗室、王公、異性世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宮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兒女穿著朝服時,可以配掛朝珠,稱文五、武四。因此,清代文武百官在上朝時,夠上等級者方可佩用朝珠,是顯示身份和地位的標志之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