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李兆基中學龍益得首次當選人大代表,就關注順德教育
編者按:11月13日,政協順德區十四屆一次會議開幕,這意味著順德“兩會”正式拉開帷幕。在順德“兩會”來臨之前,順德城市網將為大家推出“兩會訪談”系列報道,帶著大家提前走近順德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了解他們今年將關注社會哪些熱點,為兩會帶去怎樣的建議或者提案。作為順德一員的您也可以為順德兩會獻一策!
個人簡介:龍益得,順德李兆基中學高一年級語文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順德區骨干教師、順德區語文學科帶頭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順德區作家協會會員。
關注熱點:作為一名在教育耕耘多年的教師,首先關注教育問題。建議高中教材應該要緊隨高考改革,高中語文教材應該使用人教版,而不是粵教版教材。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陳琴琴) “順德高中教材應該改了,不能再使用粵教版,應該改用人教版教材”!順德區人大代表龍益得認為,高考已經采用全國卷了,學校高中教育也應該要緊隨其后,改用全國通用的人教版教材。
從教三十余載,學生親切稱他龍爺
在李兆基中學高一年級組辦公室內,記者見到了龍益得。在龍益得的辦公桌上,一本批上紅色毛筆字的作業本立即吸引了記者的眼光。這是龍益得十年如一日的習慣,用毛筆字批閱學生的作業。批閱的評語更像是在跟學生對話——你應該跟母親撒撒嬌、萬事需親歷……一句句都在告訴孩子在處理事情時應該要怎么做。“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批閱他們的隨筆時更多的是教會他們怎么做人,這比糾結他們的文法錯誤、語句不通順更重要。”
出身于湖南的龍益得,19歲從專科學校畢業后就開始走上了三尺講臺,至今已經堅守教壇三十余年。“教育之于我完全是興趣,我喜愛教育,現在總有人提到教師倦怠,我覺得只是因為他們并不喜歡教育。”龍益得說,“因為喜歡教育,所以才會不斷地去鉆研。”
作為一名語文高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龍益得有自己的一套法則,“一說二寫三讀四聽。”在龍益得看來,“說”應該擺在首位,“作為一名社會人,能說善說是基本素養,大家要善于溝通。”第二則是“寫”,從教三十多年的他,堅持每天讓學生寫一篇不少于350個字的隨筆。“讓孩子隨性發揮,記錄自己的經歷,對隨筆的唯一要求就是真實。”
這樣的堅持,讓不少學生愛上寫作,不再覺得寫作是一種負擔。“在今年佛山即席作文比賽上,一名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寫了兩篇文章。在寫作上,老師不應該糾結在文筆、語法上面,這些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會學習到。”龍益得告訴記者。
為了給學生留下美好記憶,這幾年,龍益得還自掏腰包或者整合資源,將學生的隨筆集納編輯成書。“到下個禮拜,大概出版7本了。”每一本書龍益得自己大概要投入1000來元。“自己還有能力,為什么不幫孩子們留下點什么。”
龍益得的付出收獲了學生的肯定,學生親切地稱呼他為“龍爺”,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在隨筆中總是會跟龍益得說。“這些都是相互的,為什么孩子愿意跟我講,因為我懂得保護他們的隱私。作為一名教師要相信學生,自己也要坦誠,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他們。”
高考變了,高中語文教材也得改!
作為一名老師,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龍益得早有了自己關注的話題和提的建議。“我提的第一條就是,順德高中教材應該改了,不能再使用粵教版,應該改用人教版教材。”龍益得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高考已經采用全國卷了,學校高中教育也應該要緊隨其后,改用全國通用的人教版教材。”
其實,這不是他建議順德高中語文課本要改用人教版教材的原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粵教版語文教材中存在不少錯誤!”隨之他拿出粵教版語文教材來,在上面記者看到他一絲不茍地將自己認為存在錯誤的地方標注出來。“比如文章中的‘錙銖’注釋里‘銖’解釋為相當于后來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這個一兩是十六兩為一斤的一兩,還是按照十兩一斤的一兩呢?而且按照規定目前的計量單位,現在使用的是克、千克,用兩來形容是不科學的。”
隨后,龍益得再次指出了課本中他認為存在錯誤的地方。“作為一名教師,會比較嚴謹的注意課本中注意的內容。”除此之外,龍益得還關注順德教育改革,他認為順德應該要打造一所聲名在外的順德高標桿品質學校。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