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說,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世界的好奇,是自己創作的源泉和動力。
林清玄為順德城市網送上祝福
順德城市網消息 (文寧) “五年前我來到順德,去了清暉園。今天,又特意去了一趟清暉園,還遇到了五年前的那位導游,這是人生中多么美好的記憶呀!”昨日(11月28日),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禪味人生》講座及新書首發儀式在廣東順德德勝學校舉行,講座開始前,林清玄特意提到了在順德的這段美妙“緣分”。
在主持人的介紹下,林清玄走上了講臺。但是,他并沒有走到學校為他準備的鋪滿鮮花的講臺,而是走到舞臺前幽默地對臺下師生說:“為了讓你們看到我英俊的樣子,我走到講臺前。”此話一出,全場的人都笑了。
“不要奇怪,只要你從十幾歲開始寫作,堅持40多年,就會變成我這個樣子。有人說我像火云邪神,有人說我像達摩,也有人說我像寺廟里的羅漢。不要笑哦,我17歲的時候要比你們英俊。”一句開場白,再次讓全場的人笑翻了。
“20歲的時候,我在地上看風景;30歲的時候我在橋上看風景;40歲的時候我在樓上看風景;50歲的時候我在山上看風景;60歲的時候我在云上看風景;80歲以后我在天上看風景。”林清玄提到,很多人問他,為什么可以寫出這么多細膩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成為“高產作家”,他說人生的閱歷很重要,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閱讀和旅行中度過的。
林清玄說到,自己14歲就離家出外闖蕩了,做過碼頭工人,擺過地攤,做過廚師和洗衣店的伙計等。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自己養成了“強悍的生命”和“行走的人生”。“我對生活的熱情,對世界的好奇,是我創作的源泉和動力。”林清玄說,用單純的心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就可以成就人生。他還說,一個好作家一定是一個生活家、思想家,善于捕捉靈感,創造靈感。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我也在書寫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且我會一直寫下去,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天。”話音剛落,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當天下午,還進行了林清玄的《林清玄小語(上):匠士之道,平淡自有滋味》和《林清玄小語(下):心有沉香,不畏浮世》兩本新書的首發儀式。
◆林清玄簡介
林清玄(1953—),筆名秦情,名字來源:清而不玄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1953年生于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于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
1973年開始創作散文。1979年起連續7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 《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并且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20次。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