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無償資助順德企業。
“30萬元的無償資助,對于我們公司來說真是雪中送炭,非常感謝政府和和的慈善基金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3月的裝修市場幾乎停擺,專業做家居防控系統的廣東艾爾斯派科技有限公司遭遇困境,幸運獲得“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資助,該公司總經理范可欣很是感動地說。
4月17日,“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第三期資助名單確認,意味著順德符合條件的266家制造業企業或其它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家將獲得30萬元資助金額。總資助金額近8000萬元,將在4月30日前發放完畢。
一個善舉,讓疫情籠罩下的城市多了一股暖流。順德企業家的善行義舉,為順德注入了濃濃的溫情與大愛。
和衷共濟,2億元攜手企業共渡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順德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零售、餐飲、住宿、旅游、居民服務及制造業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及小型、微型企業,在租金、人工等方面面臨短期資金壓力。“和衷共濟”計劃正是為這些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和衷共濟”計劃于今年2月6日啟動,由何享健先生捐資設立的和的慈善基金會捐贈2億元,并協同順德區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聯合推出,以無償資助方式攜手順德區小微企業共抗疫情。
“和衷共濟”計劃分三期進行,共收到逾22363個申請,經查證核驗、公證搖號、實地核查等評審環節,最終有4462家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獲得資助。其中,第一期每家個體工商戶獲2萬元無償資助金,第二期每家微型企業獲5萬元無償資助金,第三期每家小型企業獲30萬元無償資助金。
4月17日,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調研“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對和的慈善基金會主動為全區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給予充分肯定,對何享健先生表示由衷感謝。
為了提高效率,項目參與人員幾乎每天加班,專門成立客服組,針對電話、郵件、線上等渠道的咨詢進行回復;企業審批做到嚴把關和審批公平公正,項目評審由區稅務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東德信行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進行數據核實,順德區工商聯統籌區內青年企業家(青商)協會、個私協會、民營企業發展商會、中小企業促進會及各行業協會提供專業評委復核,由順德區公證處進行搖號確定資助名單。
順德雙創基金會發起方代表蔣力表示,“和衷共濟”計劃時間短任務重,能順利推進,得到政府部門、合作伙伴、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整個過程約有幾百人參與。
花開無聲,他們在順德感受暖流涌動
在“和衷共濟”計劃,共有4462家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獲得資助。
艾爾斯派是容桂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做家居防控系統,消費者購買產品后需要安裝師傅上門安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3月的裝修市場幾乎停擺,艾爾斯派的業務大受影響。在“和衷共濟”計劃中,艾爾斯派屬于第三期的受助企業,將獲得30萬元資助。范可欣直言“雪中送炭”,將把資助金用于固定支出,如場地租金、人工和水電,讓公司渡過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地餐飲店取消堂食,餐飲店的業務遭遇“滑鐵盧”。湯客販堂是一家養生燉湯店,負責人張碧珊說,疫情期間出現停電,導致年前采購的大量食材全部壞掉,損失嚴重,復工后生意遠不及疫情前,為經營帶來困難。作為“和衷共濟”計劃第一批受惠企業,獲得的資助金不僅讓張碧珊有錢進貨,還能支付瑣碎支出。然而,令她最為感觸的是,自己作為一名創業者,來到順德十多年,一直缺乏歸屬感,這次資助從申報到獲得資助金僅半個月,“感覺有困難有家人在背后支撐一樣。”
佛山市合創惠派廚衛科技有限公司產品30%出口,70%是國內線下終端,疫情對公司業務影響甚大。由于獲得了“和衷共濟”計劃無償資助5萬元,該公司負責人周國繼不僅恢復了市場信心,把這筆資金用于企業復工復產后的廠房租金、工人工資和社保支出,而且公司還采取了一系列的國內銷售措施,線上推廣和線下引流,優化產品,做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經銷商共渡難關。同時,周國繼與珠三角同行談起獲得的無償資助,都引來了其他企業艷羨的目光。
順德區大良芳緣花藝店梁頌開經營花店18年,從來沒有試過出現“白交租、吃老本”的狀況,這次獲得“和衷共濟”計劃無償資助,令自己重振信心。
村居、社會組織以及受到影響的特殊群體也收到幫扶
和善同心,調動社區力量共同抗疫
事實上,除了順德企業得到和的慈善基金會“關愛”,在抗疫一線的村居、社會組織以及受到影響的特殊群體同樣也受到幫扶。
在和的慈善基金會“抗疫”專項資助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和衷共濟”計劃,還有和的慈善基金會聯合德勝社區慈善基金會、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北滘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共同推出“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
據廣東德勝社區基金會秘書長曾麗介紹,經過前期充分調研,社區抗疫缺物資缺人手。“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2000萬元善款重點支援順德區內205個村(居)委會、社會組織、醫療及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并通過資助社會組織,聚焦支持順德區受疫情影響的一線醫務人員、異地務工人員和社區弱勢群體等人群,為其提供物質及心理支持、社區互助、公共衛生教育等多維度的服務。
計劃自啟動以來,已支持313個項目,項目方向為防疫物資、社區抗疫、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養老殘康、異地務工、衛生健康,以及支持北滘鎮抗疫及公衛提升的北滘專項。
曾麗表示,德勝社區基金會今年的資助計劃原本在1月已經確定,疫情發生后,基金會快速反應快速調整,回應社區問題,對資助計劃作出調整,2000萬善款資助領域擴大到8大領域,對醫務人員、義工、特殊群體等進行全方位資助。“我們希望發動村居干部、志愿者,充分調動社區力量,聯絡多元主體攜手共同抗疫。”
據順德慈善會秘書長舒志勇介紹,由順德慈善會·和的愛心基金支持的“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特定群體支持版塊)計劃投入700萬元,向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捐贈2輛負壓車及配套醫療設備,總價值約210萬元,并確定了23個養老服務項目、9個殘疾人康復服務項目、3個衛生健康項目、2個異地務工項目的資助。
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調研“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
家國情懷,善行傳承鑄造“慈善之城”
此次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的暖心之舉,不得不提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三年前的60億元慈善捐贈計劃。2017年,何享健捐出其持有的1億股美的集團股票(當日收盤價43.42)和20億元現金注入其擔任榮譽主席的廣東省和的慈善基金會。20億元現金捐贈部分,5億元現金用于“順德社區慈善信托”,也是當年最大的慈善信托。“順德社區慈善信托”去年獲得收益約3000萬元,在此次的“和善同心”社區抗疫計劃,正是啟用了這筆善款。
清華大學藍煜昕表示,“和的慈善體系”以順德區創新創業基金會為核心的“和衷共濟”計劃扶持小微企業,以德勝社區基金會、和的愛心基金為核心的“和善同心”計劃扶持社會組織和社區。在疫情對本地經濟和民生帶來沖擊的背景下,代表著順德民間互助的傳統道德力量。這些受到資助的小微企業在度過難關之后,很有可能也會再反哺順德社會;對社區和社會組織的資助則會增強社區與社會組織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在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中營造合作協同的生態和氛圍。“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基金會撬動民間慈善,更撬動鄉土情感。整個“和的慈善體系”都在扮演著地方情感營造的功能。
4月17日,郭文海調研“和衷共濟”小微企2億元應急支援計劃時表示,順德擁有一大批像何享健先生這樣具有濃厚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這是推動順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支柱力量。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人要學習好傳承好順德企業家的這種可貴精神,同心協力,政企同心,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順德打造新時代廣東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實驗區奠定堅實基礎。(鐘柳梅)
■“和衷共濟”計劃
第一期于2月15日正式發布,3月5日確認資助2997家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旅游業及居民服務業的個體工商戶(≤100萬經營規模),每家個體戶獲2萬元無償資助金,共計5994萬元。
第二期于3月3日正式發布,3月19日確認資助制造業、餐飲業、零售業、住宿業、旅游業1199家微型企業(≤300萬經營規模),每家企業獲5萬元無償資助金,共計5995萬元。
第三期于3月23日發布,4月17日確認資助名單:制造業及其它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266家小型企業(100萬-2000萬經營規模),每家企業獲30萬元無償資助金,約8000萬元。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