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建環湖路南段工程項目部食堂的大廚吳旭明巡查垃圾桶,看看日常剩菜剩飯情況
“哎喲,老吳,又在“巡查”垃圾桶呢!”看到項目部宿舍垃圾桶旁手持細長木棍的老吳,路過的保潔石大姐對他調侃道。
老吳抬頭,有些不好意思,露出有些靦腆的微笑,當做了回應。
吳旭明是中國交建環湖路南段工程項目部食堂的大廚。
今年2月下旬復工后,項目部實行盒飯用餐的規定,員工拿盒飯到自己的宿舍用餐。老吳明白,這是疫情之下的必要安排,他沒有過多擔心,“吃盒飯臨時加菜困難,但管夠管飽沒問題。”
老吳有個習慣,每天做完清潔后,總會看一看食堂旁邊的垃圾桶。有一段時間,老吳很痛心地發現,在垃圾桶里扔下的飯盒中還有不少飯菜。服務好大家的胃是老吳的本職工作,出于近20年的職業本能反應,他首先反思的是“飯菜可能不合大家的口味”。一個又一個被吃光了的空飯盒,才會如一盤又一盤受歡迎的醬肘子、回鍋肉一樣,給老吳他們這樣的工地職業廚師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老吳不是一個對工作馬虎的人,他決定改變這種現象。可是,經過向大家了解,他才發現,真正的原因卻不在這里。
疫情防控請示下,工地盒飯配餐
原來,在疫情防控情勢下用盒飯配餐,為了保證大部分人夠吃,所配飯菜數量均等,飯量大的,固然免除了吃不飽的擔心,但飯量偏小的,則難免不能完全“光盤”。飯盒不空,是因為份量配給的問題。
節約是美德,每一粒糧食都不應該被浪費。怎么辦呢?老吳找辦公室的同事商量。
“現在什么都講‘精分’,可以按飯菜份量分個等級,”今年新來的“97后”新員工李志勇向老吳建議,“雖然我們生活在吃穿不愁的年代,但是吃好不浪費、珍惜糧食的自覺也是一樣有的。”
就這樣,第二天,在食堂領餐處,盒飯按體量從之前的一種配置,變成了三種,依次分成了“少飯區”、“正常飯區”、“加飯區”。力量型選手、健壯型選手與節食減肥選手可根據自身情況各取所需,可謂皆大歡喜。從此以后,垃圾桶里的空飯盒越來越多了。
“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習總書記居安思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舌尖上的浪費”不容忽視,工程的精細化管理,在工地員工配餐這些細微之處,也很值得鉆研。
員工根據自己飯量情況取用相應盒飯
愛琢磨的老吳又動起了腦筋。他發現,現場加班的工人飯量較大,于是就特意用加大號盒飯;有同事外出辦事不回來用餐,就請辦公室的同事每餐統計用餐人數,避免浪費;北方的同事愛吃面條,每餐就準備一些面條,相應地少做些飯菜;老吳還通過對垃圾桶的“巡查”,總結出了菜式“黑名單”,然后,仔細琢磨,根據大家的品味和食量“定人數”、“定菜式”、“定份量”。這樣一來,垃圾桶里的空飯盒就更多了。而老吳對空飯盒的追求,不僅“抓住”了同事們的胃,也極大的減少、避免了糧食的浪費。
又一次,宿舍區的垃圾桶旁,石大姐碰到老吳,“老吳,必須給你一個大大的贊啊!垃圾桶里的剩飯剩菜還真被你拿木棍給“攪”沒了”。
“哪里哪里,是大家的意識提高了”。面對石大姐豎起的大拇指,老吳撓了撓頭,又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鐘柳梅 通訊員陳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