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翰墨”是順德文藝界不可或缺的書法品牌,這個品牌如何打出來的,其成立的緣由及種種細節,聞名中外的嶺南國畫大家伍嘉陵最為清楚。
近日,伍嘉陵精神健爍地談論其從藝70年來的經歷,可謂一路走來,人生風景無比豐富。伍嘉陵說:“這些事講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能講完,況且許多記憶已模糊。”故,此文只能擇其一二來略述。
嶺南國畫大家伍嘉陵
人物簡介:伍嘉陵,名陵,晚號雪翁。出生于1927年,順德勒流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并結集出版,詩、書、畫、印無所不精。近期榮獲“廣東省文聯成立70周年榮譽”。
謙謙君子,書畫實力根源于優良家風
一個多小時的訪談,聊到興起之時伍嘉陵總是不禁拿起筆寫寫畫畫,他的言行舉止無不透露著謙謙君子的品性以及在書畫方面的實力。
在《伍嘉陵從藝70年作品選集》前言中,順德著名畫家伍海成寫到:“他是一位謙和忠厚、人淡如菊的草根著名書畫家,性格耿直而不擅于人情世故的錚錚長者,更是不擅于自我包裝、自我張揚,是德藝雙馨的實力人物。”
伍嘉陵隨手畫大頭魚
如果提起伍嘉陵的家庭背景,恐怕少有人相信他在書畫方面能有如此成就。“我的母親不識字,父親是一個大老粗,他甚至喝酒、抽煙。但是家教很嚴,父親總說自己沒有本領,所以讓我一定要讀好書,他再窮也會供我讀書。”伍嘉陵一邊講述一邊拿起筆畫起來,以前當地過節時,一座廟宇前設有一種小賭博,每次都圍著很多人,他偶爾走過也會停下看看,但是從來不敢玩,即便是看幾眼被父親發現也會挨鞭子的。
“我從讀書開始就喜歡書法,在‘大館’中選讀了歷代著名文章,教我讀書的老師一個是秀才,一個是‘老師宿儒’,我從小讀了很多古代文學,認識很多。”伍嘉陵說, 他就是在一個普通、貧困的家庭中長大,但正是因為父親的嚴格才能專心于讀書寫字。
人生經歷“波瀾壯闊”,始終堅守藝術理想
伍嘉陵從小就將讀書寫字作為一種習慣,并且醉心其中時,仿佛他在這方面就有了一份獨特的天賦。“在讀書寫字畫畫上,我沒有什么困難。”伍嘉陵說,別人除了想象不到他在書畫界能取得這般成績,甚至還以為他是“拿槍”的而非“執筆”的。
20世紀50年代,他在當時的廣州禺東工作,負責收繳黑槍,直到被調去搞美術宣傳工作,他才上繳了隨身武器,全身心投入藝術工作中。60年代中期,伍嘉陵以一位山區地下女通訊員的壯烈事跡為藍本,創作出《彩虹》連環畫,正在籌備出版時。他又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大躍進這段文化史沉寂的時刻,不僅即將出版的連環畫胎死腹中,而且許多創作都停止了。但是他從未放棄過書畫,當時的他每天抄寫毛澤東詩詞和宣傳標語。
“廣東省文聯成立70周年榮譽”證書中的每一個字對于伍嘉陵來說都極為重要
伍嘉陵笑稱自己是“運動健兒”,經歷了很多“運動”。不過現在的他講起這段往事,異常平靜地說:“我的人生是在困難中度過,可以說困難無數,遇一個,克服一個。”
他拿著“廣東省文聯成立70周年榮譽”證書,逐字逐句將證書中的表彰詞讀出來:“伍陵同志從事社會主義文藝工作已逾70年,始終堅守藝術理想,響應時代召喚,植根嶺南沃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本段話中的每一個字都很重要,洗清了我當年文革期間被批斗的罪名,這70余年走來也值了。”伍嘉陵說。
書畫藝術之路同人生閱歷一般,風景無數
伍嘉陵的書畫特色如同他的人生一般,豐富多彩,無法用三言兩語概括完整。
“總有人問,我的書法特色,其實很難講清楚,楷書端正,行書活潑靈活,草書飛動……”他說著拿出他臨摹的作品,這是王羲之的,這是顏真卿……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米’書即米芾。“我欣賞的風格,假如想寫就要寫到基本一樣”這種執念大概就是他對書法的信仰,沒有人相信他只需要三次就能把米芾的字臨摹得有八九成相似。
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面向全國征稿,分配給廣東的名額僅有22個。伍嘉陵和另外一個勒流人蔡任平入選,震動了全省,當時廣東省書法篆刻研究會主席秦咢生推薦他們兩個入選“國展”,并鼓勵伍嘉陵成立“勒流書法研究會”。“這是全國第一個農村業余書法組織,比‘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成立還要早一年,在當時名動全國。”伍嘉陵介紹。隨后他帶領研究會會員從農村走進廣州、北京、深圳、海南等地辦展,在全國打響“勒流翰墨”這一農村書法藝術品牌。
伍嘉陵在聚精會神作畫
20世紀50年代,伍嘉陵開始正式從事國畫創作,當時的他什么都想畫,但畫什么卻毫無頭緒。之后陳永鏘的一幅《魚躍圖》讓他有了方向。“這條魚我畫了50年。”伍嘉陵介紹,桑基魚塘是順德的特色,順德的家魚有鯉、鯇、鳙、鯪,除了鳙魚(大頭魚),其它三種前人均畫過,于是立志畫鳙魚。
鳙魚最大的特點就是頭大、身粗、鱗細,要畫出形神兼備的水墨鳙魚可不容易。他就買了3個大水族箱在天井,天天看魚畫魚,家里的餐桌上也多了鳙魚的影子,3個孩子也吃魚吃到厭。他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慢慢摸索構建起自己的創作體系。50多年的鉆研讓他成為第一個以水墨大寫意鳙魚如花的人,在中國水墨寫意畫史上開辟一條新道。
伍嘉陵畫于1983年的《蕉魚圖》
伍嘉陵畫于2008年的工筆鯪魚《力爭上游圖》
■采訪手記:
此前聽過伍老的盛名,也看過他的作品,到采訪正式見面才感受到他對藝術的敬重。94歲的他,聊到記憶中廟宇前的小賭博生怕我聽不懂拿起筆就畫起來,介紹大頭魚創造特點時又拿起筆隨手一畫,當談到臨摹的作品時,又從二樓慢慢走上三樓拿下臨摹字帖來詳細介紹……從他身上我看到的就是一股對藝術真摯的、純樸的熱情。
“我是一個比較懶的人。”他說每次有人問他是不是很刻苦練習才能有今天這番成績,他都會這樣回復。在我看來,他的“懶”并非我們日常所理解的懶惰,而是他的不修邊幅,也是他已經將這種日復一日的書寫當成習慣并陶醉其中,因此并不覺得辛苦。(梁碧柔 部分圖源受訪者)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