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欠工資不說,你的老板還將獲得的利潤轉作他用,隨后還變更聯系方式,逃匿他處,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樣做?
案情回顧
2019年,易某與某建設工程公司簽訂協議,承包了某兩項安裝工程,并聘請12名工人從事裝修工作。承包工程期間,易某拖欠12名工人的工資22萬余元未付,卻將收到的工程款轉作他用。為了不讓工人找到自己,易某變更聯系方式,逃匿他處。勞動部門接到工人投訴后,多次通知易某配合接受調查并發出《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均未果。2021年7月,易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后被順德區檢察院提起公訴。
為盡快督促易某和工程公司支付工資,回應工人訴求,承辦人及勞動部門與工人、工程公司、易某及其家屬多次溝通協調。最終,被告人易某家屬、廣東某工程公司與工人達成和解協議,支付完畢12名被害人勞動報酬共計人民幣17萬余元,工人對被告人易某的行為表示予以諒解。
法院判決
經審理,順德法院認為,易某無視國家法律,以逃匿方法逃避支付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其行為已經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被告人易某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認罪認罰,依法予以從輕處罰。案發后被告人易某家屬及廣東某工程公司按照和解協議支付完畢12名被害人勞動報酬共計人民幣17萬余元,取得相應諒解,予以酌情從輕處罰。
綜上,順德法院依法判決被告人易某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法官說法
自《刑法修正案(八)》將惡意欠薪行為入罪以來,刑法的強力介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勞動者權利保護體系,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對于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各領域企業、市場主體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大,導致欠薪現象時有發生。人民法院在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時,應當注重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立足打擊犯罪、保護勞動者權益和助力復工復產的審判職能,依法準用取保候審程序,充分運用釋法明理、居中協調等手段,加強與勞動監察部門的工作銜接,通過認罪認罰機制合理適用緩刑,妥善化解糾紛,實現勞動者獲償與雇傭者服判的雙重效果,避免“一判了之”,機械司法。
本案深入貫徹了刑法的謙抑精神,最大限度地修復被損害的勞資關系,既給予行為人彌補過錯的機會,又挽回勞動者的損失,維護了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編輯:劉盈
來源:順德區人民法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