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為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順德區委組織部聯合順德城市網特別策劃“光榮與使命·我們”系列報道,展現各行業、各領域黨員和黨群先鋒隊,愛崗敬業、沖鋒在前、樂于奉獻、認真負責的精神面貌,以激發全區黨員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順德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凝聚強大合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人物小檔案
姓名:龍加燊
入黨時間:2004年
職務:佛山市優秀黨務工作者、龍江鎮文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行政服務站主任。
感想:堅持以身作則,加強學習,帶好隊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貢獻應有力量。
龍江文華社區是一個純樓盤社區,23個樓盤里常住著73000多名居民。
生活在文華社區的居民對于文華社區居委會的服務評價普遍很高,這離不開社區“貼心人”龍加燊!
龍加燊(右二)入戶,與居民交流。
勤奮學習的他,帶領黨組織從無到有再到強
文華社區黨支部成立于2013年,當時只有3個人。如今,文華社區黨委已經有40多人,整個轄區有在職黨員400多名。
龍加燊說,作為一名黨員,以及一名基層工作者,他深知加強基層黨建的重要性,為此文華社區強化陣地建設,建設了1個黨群服務中心、5個黨群服務站,還新建了24小時便民紅色驛站等,同時加強組織建設、隊伍建設。
其中,黨群服務中心經過多年不斷升級,已投入約600萬元,成為黨員群眾享受社區服務的核心載體。而每個黨群服務站分別可覆蓋3個小區,可服務約3000戶,今年將建成7個服務站,基本覆蓋各個樓盤。
最新建成的紅色驛站則是龍江鎮第一個24小時紅色驛站,可供市民喝口水、借把傘,還可以在里面充電、休息、看書等,只需刷粵康碼就可以進入。后續,文華社區還打算配備微波爐、自熱飯、自熱火鍋等,讓有需要的人休息的同時吃點東西。
隊伍鍛造方面,作為一名有著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的社區黨委書記,龍加燊在以身作則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習”。
例如,龍加燊帶隊陸續到訪深圳蛇口街道、北站社區、改革開放展覽館,珠海香洲、橫琴等地,對標先進地區基層黨建工作,讓社區黨員、居民、小區業委會和物業管理公司代表親身感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走過的路線,看廣東發展;組織開展特色黨課教育,包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解讀、民法典解讀、“基層民主協商”、《新時代時政熱點解讀》等。
龍加燊帶隊考察學習。
近年來,龍加燊還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積極參與社會工作者專業考試、政工師專業資質獲取,提升個人學習學歷,時刻與時俱進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政策法規和黨務知識,扎實開展黨務工作,引導大家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
將學習成果進行轉化是文華社區一直探索的,例如,文華社區借鑒其他地區經驗后,率先在龍江對黨員實施“百分制”考評。“百分制”考評有效激勵黨員參加“三會一課”“民主評議”等活動,也鼓勵黨員參加學習活動、競賽活動、志愿活動、社區治理協商活動等。
經過近10年努力,龍江文華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圍繞“大黨委、大服務、大治理”的理念,不斷凝聚黨群力量,已打造出一支作風過硬、戰斗力強、團結奮進的“先鋒隊”,龍加燊也成為佛山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文華社區正逐步實現黨群共建、共治、共享“智愛·文華”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7萬多人的社區防疫壓力下,累病了也沖在防疫一線
2020年的春天,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這對于文華社區更是一場大考。
面對龐大的流動人口,文華社區疫情防控壓力尤為巨大。作為社區黨委書記龍加燊深感責任重大、擔子沉重,亦明白自己作為社區“領頭雁”必須身先士卒,帶領同事奮斗在防控第一線。
于是,龍加燊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帶領群眾筑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一方面,龍加燊每天早上召集黨委成員召開黨委會議,分析研究疫情基本情況,制定應對措施,并在黨員微信群廣泛征集黨員對防控疫情的意見建議,真正做到集思廣益。
另一方面,龍加燊還細致認真地考量著每項防控工作內容,做到堅持每日一研判、每日一調度、每日一梳理、每日一報送的“四個一”工作機制,確保防控工作不失位、不缺位。
龍江文華社區齊心防疫。
針對文華社區“新龍江人”多、樓盤獨立分散的情況,龍加燊反復考量、積極創新,探索出“六員聯動”機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六員”分別是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社區工作人員及網格員、物業人員及業委會成員、黨群樓長人員、專業技能人員、愛心商家聯盟成員,“真正組織發動大家一起防疫,做好統籌分工,是防疫成功的關鍵。”龍加燊說。
防疫的關鍵時期,龍加燊將“家”真正搬到文華社區居委會辦公室,晚上就留守辦公室,那時,龍加燊的眼睛總是充血狀態。
期間,每天超負荷的輸出使龍加燊的身體發出了紅色信號。盡管在醫院病床上,龍加燊依然心系工作,時刻關注一線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隨時處理問題作出相應部署。即使醫生強烈建議他要繼續休養,龍加燊在經過一晚的留院治療后便毅然選擇出院與社區工作人員繼續奮戰一線。
正是龍加燊的擔當與激情感染著每個抗擊疫情戰場的一線黨員干部,使他們在抗擊疫情“主戰場”更加主動作為、勇于擔當,使文華社區在抗擊疫情中始終保持黨旗高高揚起。
社區治理基于群眾需求,也依托群眾力量
作為文華社區的“貼心人”,龍加燊的另一重大課題就是如何服務好這70000多居民,包括原居民、新市民與新市民的關系如何融合,純樓盤、新市民為主的社區治理該如何做。
提高隊伍專業能力是首要的,為此,龍加燊帶領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考取社工職業資格證,龍加燊自己更是先后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初中及高中教師任職資格、助理政工師任職資格、助理社工師任職資格、政工師任職資格等。
要做好服務,得先了解需求。“早年,我們就全面入戶走訪,每周至少三天,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完善居民信息、了解社區需求,這為社區治理打下了堅實基礎。而后每年我們都進行入戶調查,了解最新需求,并根據需求制定工作計劃。”龍加燊說。
基于需求,文華社區會針對性開展各種各樣的專項活動,并滿足特殊個案的需求。
龍加燊為新兵戴上禮花。
據統計,每一年,龍江文華社區開展大大小小的活動超過300場,個案服務方面,則積極發動具備專業資質、有能力的志愿者參與。
“和諧文華 服務萬家”行政服務品牌項目;特色鮮明的“同一屋檐下 有愛才有家”社區融合和“樂居樂活 友愛友家”等社區營造項目;“黨員為先,居民隨后”的文華“義”家人志愿服務隊伍;“紅色少年黨學先鋒”小記者隊伍……文華社區凝聚多方社區力量共同構建友愛的社區關系,呈現出不少頗具首創性、探索性、可持續性的典型案例。
龍加燊說,文華社區治理工作成效得益于區、鎮兩級大力支持,社區兩委高度重視,核心在于探索出了“1+N+X+”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關鍵在于打造一支具備情懷、勤奮學習、綜合素質高的工作團隊,做好落實。
“1+N+X+”即堅持“1個黨建引領”的核心,依靠“N個多元主體”,通過“X個行動”延展無限可能。
“例如我們聯合港澳同鄉會開展夏日送清涼活動,聯合銀行機構開展防詐騙宣傳,聯合學校開展社區青少年成長活動,通過競爭性扶持項目的方式激勵物業一起開展社區服務并進行星級評比……每一個主體都可以延展很多不同的活動。”龍加燊說。
聯同人大代表、有關部門協調處理亂停車問題。
同樣,防疫中的“六員”也是社區治理的“主力”,文華社區還成立了共治共享委員會,并定期和不定期舉辦議事協商會,圍繞公共空間少、鄰里關系淡薄、電動車亂停放、物業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共商共議,一起解決民生問題。據統計,2021年,文華社區共開展了36件群眾反映較普遍的民生實事,獲得了居民好評。
例如,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最難的加裝電梯這件事上,文華社區內建好并投入使用的就有2臺,在建的有3臺,還在推動的有10多臺,可見居民的團結一致。
龍加燊說,居民的需求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持續變化的,但只要社區當家人走好群眾路線,及時了解需求,依靠群眾,聯合群眾一起解決問題,滿足需求,那么打造和諧有愛的社區就不再難,群眾也會越來越信任社區黨組織,而他自己將繼續以身作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社區的“服務員”“貼心人”。
■系列報道
【視頻】光榮與使命·我們①|關燁鋒:設計城內的全能“設計師”
編輯:鄒建華、江嘉濠、莫家佩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