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龍福,好運+1+1+1! 11月26日,順德“行運一條龍”祈福巡游活動在蘇崗龍母廟出發,超1200人的巡游隊伍,集結龍母儀仗、岸上龍舟、人龍舞、龍舟說唱等10余個方陣,環繞順峰山巡游。數萬名市民游客圍觀,共同行龍運,接龍福,場面“墟撼”!(點擊查看活動現場視頻)
順德龍眼點睛傳承人梁漢勇為龍頭、龍尾、龍旗、龍風車進行點睛。
順德“行運一條龍”祈福巡游活動在蘇崗龍母廟出發。
當天上午9時許,蘇崗龍母廟擂鼓鳴金,熱鬧非凡。參與巡游的龍舟卸下龍頭龍尾,將其抬入廟內神像前參拜,中國龍舟大獎賽參賽隊伍的龍旗也依次進入廟中。隨后,主祭人宣讀《祭龍文》,龍舟隊祭拜龍母,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順風順水。活動沿用600多年歷史的省級非遺——勒流龍眼點睛習俗,由順德龍眼點睛傳承人梁漢勇為龍頭、龍尾、龍旗、龍風車進行點睛。
整裝待發的訓練隊伍。
9點45分,巡游正式開始,約3米高、4米長的巨型龍頭率先開路,龍母儀仗、五龍太子、龍舟隊、參賽龍旗陣、岸上龍舟、人龍舞等緊隨其后,穿街過巷行龍運,為市民游客送福氣。
圍觀群眾也興高采烈地跟隨巡游隊伍,摸龍頭、扯龍須、擺龍尾、摸醒獅,祈福鴻運當頭、富貴添壽。
“舉高高”看巡游。
在龍舟匯、觀音堂、青云閣三個點,參與巡游的隊伍進行了定點展演。巡游過程中,為市民游客派發了超1萬把“行龍運”風車,寓意龍獅送福,市民接福,風車轉,行好運,從此添福氣。
約3米高、4米長的巨型龍頭率先開路。
當浩浩蕩蕩的巡游隊伍來到順峰山公園牌坊前,現場市民游客更是人潮涌動,爭先記錄下巡游隊伍通過“順峰山公園牌坊”即“過龍門”,并跟著穿過龍門,接“龍福”。這如同魚躍龍門,傳達步步高升的寓意,也喻指順德人傳承發揚著龍舟勠力拼搏、砥礪奮進、敢想敢干的精神。
現場,巨型龍頭和傳統龍頭在牌坊與五行橋之間的空地列陣,市民游客筆蘸朱砂,紛紛為自己的行運風車“點紅”,寓示“接龍福”。
充滿歡樂的巡游隊伍。
“順德龍舟活動多姿多彩,很有活力,很精彩!”當天從廣州來順峰山公園游玩的市民鐘曉琴說,對于順德龍舟文化早有耳聞,非常榮幸偶遇一場如此盛達的文化活動,刷新了他對順德龍舟的認識。
巡游隊伍通過“順峰山公園牌坊”即“過龍門”。
市民游客穿過龍門,接“龍福”。
龍舟作為千年水鄉原生圖騰,已成為順德人民心中的文化符號,其積極向上的品格,更是順德人的“精神標配”,激勵著順德在時代變遷中迸發出“奮勇爭先、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如今,豐富的水鄉龍舟民俗已成為了最受社會歡迎的文化樣式之一,深深扎根在人們心中,滋養著城市血脈。
市民為自己的行運風車“點紅”,寓示“接龍福”。
據介紹,此次巡游活動是2023年順德歡樂龍舟文化節狂歡季重要內容之一,旨在通過創建新民俗巡游活動,以“拜龍母”“龍眼點睛”等民俗儀式為核心,凝練“行龍運 接龍福”的美好寓意,為順德龍舟狂歡節營造氣氛。
編輯:梁碧柔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