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我們推出《城網視點》評論欄目,表達城網及關心熱愛順德的網友對順德發展、建設的點滴思考與建議,對順德的每一個進步鼓與呼,為順德的每一步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貢獻我們共同的智慧。
□萍萍
11月4日,順德舉行“志善順德”志愿服務發展行動基金捐贈儀式。成立于2022年的“志善順德”基金今年新增加14萬元資金,這體現了順德企業熱忱之心。
順德志愿服務氛圍濃厚,截至去年11月,順德擁有超47.6萬名志愿者注冊,平均每7個人當中就有1名志愿者。志愿服務是潤物無聲的愛心善舉,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我們每天在順德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們參與“百千萬工程”,指導交通出行,參與人居環境整治,以水興城工作等等。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注冊的志愿者中,依然有不少志愿者停留在注冊名錄上,并沒有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也會發現我們更常在活動現場和節日現場看到志愿者身影,日常生活中,志愿服務相對較少。
筆者注意到,近日大良舉行“鳳城·微公益”大良街道志愿者服務微創投行動結項評審會,展示和宣傳14個志愿服務項目特色亮點、總結優秀經驗做法。這值得推薦,通過微創投的形式,激發志愿者團體積極性和創造力,也有利于在評審中提升志愿者團隊的服務專業能力。
志愿服務要發展,我們必須最大限度激活現有注冊志愿者,同時將節日化、活動性的志愿服務活動轉變為常態化、治理化的長期工作,引導志愿者投身到基層工作以及政府的核心工作中去。
同時我們應該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讓更多志愿者參與到服務中來。雖然說志愿者不圖回報,志愿服務,但是如果有相應的激勵措施,相信會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這種激勵未必由財政投入,可以建立相關信息平臺,聯動社會資源設立相關獎品,采用服務積分兌獎的形式對志愿者予以獎賞。唯有如此,志愿服務才會更活躍,也能走得更長遠。
更多城網視點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