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到來,教育工作者要如何應對?3月7日,勒流街道組織召開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教育”專題培訓。此次活動旨在幫助教師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概念機教育應用場景,探索智能化管理、教育教學新模式、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活動特別邀請華南師范大學阿伯丁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柴少明開展以《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題的專題講座,并聘任其為“勒流少年工程院顧問”。此次聘任是街道深化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的重要舉措,期待通過高校專家的智力支持,推動人工智能與工程實踐結合,為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新動能。
現場,柴少明以生動案例講述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現狀與教育趨勢。在培訓過程中,柴少明結合“數字化教育”“AI+課堂”等熱點,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個性化教學、智能管理、教育評價等場景的應用潛力,并強調:“教師應主動擁抱技術變革,以理性應用與創新思維構建‘智慧型教育’模式,培養適應未來的創新型人才。”他呼吁教育工作者要主動融入AI時代,加強教育創新,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讓我們的課堂更具創造力和生命力。
“此次培訓實操性很強,AI時代已經到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學習,利用好AI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回到學校后,我們也將加強學校老師AI技術培訓。”勒流街道梁季彝紀念學校校長麥景志表示。
勒流街道教育辦相關負責人強調,各校需以此次培訓為契機,積極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實施路徑,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學校要進一步組織關于人工智能的培訓學習活動,迅速更新廣大教師的教育數字化觀念,做到與時俱進;二是積極開展人工智能教學應用項目研究,探索校本化實踐模式,切實優化教學教學與管理工作;三是依托信息技術中心教研組,組織系列教師技能培訓,以人工智能深化勒流街道幸福課堂的創新。
據悉,勒流街道將橫向貫通街道工委黨校、黨建組織辦和宣教辦等多部門師資力量和課程資源,統籌建立"專家引領+校本實踐+成果孵化"的推進機制,推動教育與新質生產力融合發展,持續深化教育數字化轉型,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編輯:陳琴琴
通訊員:林建明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