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區生魚養殖協會正式成立,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昨日(3月3日)下午,順德區生魚養殖協會正式掛牌成立,這標志著順德生魚養殖業擁有了自己的專業性行業組織。該協會成立后將通過信息共享推動生魚養殖市場供求平衡,通過標準化養殖逐步打造“順德生魚”品牌,抱團發展形成集聚效應,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占省一半養殖面積,順德生魚產業潛力巨大
昨日,順德區生魚養殖協會在順德杏壇光華山莊正式掛牌成立,其理事會成員超過30人,會員數量已達106人。據悉,協會成立后將建設一個規范化生魚分揀中心,確保生魚品質,促使生魚標準化養殖,并給所產的合格生魚打上“順德生魚”追溯碼,逐步打造品牌效應。
據統計,目前順德區生魚養殖面積為2萬5千多畝,占全省生魚養殖面積的50%以上,2013年生魚產量超10萬噸,產值超過12億元,占全區水產品產值的1/3以上。其中杏壇的生魚產量占順德的一半以上。順德區生魚養殖協會會長周新輝介紹,杏壇已經成為順德、南海乃至周邊中山等地生魚集散地,位于古朗的生魚流通中心,每天都會有生魚從這里裝運、發貨,再運往全國各地,“我們做過統計,平均每天從這里發貨八九十萬斤,最多時一天達到200萬斤。”
而對于順德生魚養殖戶來說,這么大的養殖規模,此前卻一直沒有一個專業協會引領行業的健康發展,使得養殖盲目擴張,產能過剩,生魚養殖的藥物殘留問題,養殖戶抗風險能力薄弱,流通環節繁復,企業間缺乏溝通,無序競爭,造成資源嚴重浪費,也缺少抱團發展的平臺等一系列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阻礙著行業良性發展。
產、供、檢、銷一條龍服務,打造品牌效應
生魚協會的成立,將組織會員定期開展季節性魚病預防、魚藥使用、養殖技能等培訓。此外,在種苗培育、加工流通、科研技術推廣、飼料研發、產品檢測、銷售市場開拓等方面也將為會員提供服務。
據周新輝介紹,接下來協會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進一步拓寬產品的流通渠道,“生魚協會將零散的養殖戶集中起來,以更大的規模開拓市場,加強企業間的溝通,共享信息、抱團發展,從而有效抵御市場風險,形成集聚效應,在市場競爭中提高競爭力。”
而食品安全問題的越發突出,使得市場對水產產品的品質要求也更高。對此,協會在養殖用藥、產品檢測方面將逐漸規范化。在檢測技術方面,將通過政府、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協會三方合作的方式,共同進行水產養殖、檢測技術的開發研究,確保產品“無公害”。據介紹,在合作過程中,協會將得到相應的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
杏壇鎮黨委委員、鎮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局長王崇曦認為,杏壇生魚養殖無論在產量、規模和產值上都占據著順德很大比例,“生魚協會在杏壇鎮成立,相信能切實為養殖戶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杏壇生魚養殖的良性發展。”
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常務副局長岑樹德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協會的成立促使順德整個生魚產業通力合作,促使規范化養殖,并擴大產品銷售流通,在市場競爭中提高話語權,有效穩定行業價格,為養殖戶帶來切實收益,希望協會切實做好相應服務,擴大影響力,為順德生魚產業在全國打造出品牌效應。”
■聲音
來自杏壇麥村的養殖戶麥培芹也是其中的會員之一,知道加入協會沒什么條件要求之后,他立馬報名參加了協會。“我自家的生魚養殖面積是12畝不算多,我相信科學養殖所以就參加了協會,就希望協會能在魚病防疫,高質飼料,穩定價格方面能給予我們幫助,能穩定增收就好。”麥培芹實在地說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