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光榮歲月 銘記順德老兵”系列報道
編者按:硝煙散盡,將士卸甲。抗日戰爭勝利過去了整整七十年,那些奮不顧身的順德抗戰老兵;那些英勇不屈的抗日事跡;順德人們曾經在那段歲月經歷過怎樣的人生?值此之際,順德城市網推出“致敬光榮歲月銘記順德老兵”系列報道,講述順德抗日戰爭中英勇的過往,為耄耋之年的老兵吹響“集結號”,向每一位參與過抗戰的人民致敬。
參加姐妹會抗戰的陳彩嬌
■老兵檔案
姓名:陳彩嬌
祖籍:順德西海
年齡:85歲
抗日事跡:15歲參加“姐妹會”宣傳革命精神,鼓勵群眾積極參加抗日。當時物資短缺,積極為部隊籌集物資,姐妹會為抗日隊伍提供后勤保障,運送人員、物資等,甚至直接參與西海大捷支前。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張瓊) 8月10日,下午三點。坐在藤椅上的陳彩嬌,搖著手中的蒲扇,輕又緩,將臉朝著門外,出神地盯著門前的那一塊小空地,仿佛在回想著些什么,又像是在等候著順德城市網記者的到來。
“阿嫲已經85歲了,眼睛看東西不清楚了,近幾年耳背也比以前更厲害了。雖然現在聽不太清看不太清,但只要一說起以前抗戰的事情,就會激動不已。”陳彩嬌的孫子何志祥說道。
“我15歲就參加了‘姐妹會’。”老人比劃著手指頭,說道,“當時加入‘姐妹會’的人很多,大家都是想打倒敵軍。”老人所說的“姐妹會”就是抗日戰爭時期順德著名的西海姐妹會。她們在那個物資短缺的年代,想方設法為部隊籌集物資,提供后勤保障,不僅為抗戰隊員提供補給,還協助運送隊員參加戰斗。
順德水網密布,姐妹會的工作并不僅僅是劃艇那么簡單,還時常得應對突如其來的戰斗。在陳彩嬌的護送當中,就有過生死一線的驚心動魄。“當時日本鬼子入侵,村子里的人都跑了,就只剩下我和另外一個叫阿青的女孩。”老人回憶道。“大隊長強調,被抓到也要守口如瓶,不能透露部隊半點信息。”在當時,陳彩嬌才16歲,阿青才18歲,這兩個少女扛起了護送二支隊隊員到大洲海撤退的任務。
據了解,解放前,當時的陳勝大隊長就多次在西海通知安排船只運送二支隊隊員到桃九尾。
陳彩嬌記得很清楚,那天晚上她和阿青兩人劃著船,護送10名二支隊隊員到大洲海,在快到達的時候,不料被敵軍發現。剎那間,槍聲響遍天,槍林彈雨滿天飛,漆黑的夜被炮火照亮了。“子彈‘啪啪’地打過來,打在我們的小艇上。”說到激動時,老人從藤椅上直起身子來。“但不知道為什么,心里一點也不覺得害怕。”老人說著笑了,“可能是因為年少膽大。”
當時在敵軍猛烈的攻擊下,小艇上的人只能跳入水中躲避,“那個時候,我們各自躲避敵軍的槍火,我游到附近甘庶地里,跟大家失散了。”老人停下講述,重新躺到藤椅上,灰蒙的眼睛有些失神,仿佛陷入了回憶中:“沙沙”作響的蔗尾梢,駭人的槍聲,失散的隊友……
所幸的是,陳彩嬌在這次襲擊中挺了過來,經過幾番周折后,又重新回到了北滘西海,繼續在“姐妹會”中為前線士兵提供后勤保障,參加抗日戰爭支前。
■延伸閱讀
順德西海姐妹會事跡
珠江三角洲抗日戰爭中著名的西海大捷等戰役,就直接與陳彩嬌參加的西海姐妹會緊密相關,并為戰役勝利作出了貢獻。
1941年9月,為打擊敵偽軍氣焰,重新打開番禺抗戰局面,謝立全率領獨一中200多人,由西海姐妹會和利農會劃艇運載,夜襲駐在番禺沙灣的偽軍何健部和偽警察所,殲滅偽軍一個連大部和一個偽警察所,繳獲步槍50多支。
在1941年10月27日,番禺漢奸李輔群糾集偽軍四十旅七十五團、八十團、補充一團以及護沙總隊共2000余人,分三路向西海大舉進犯。駐西海部隊和軍政干部訓練班250人左右,在林鏘云、謝立全等人的指揮下,奮勇抵抗。西海姐妹會和民兵積極參加支前、戰斗,經過一天激戰,殲滅偽軍一個團,擊潰兩個團和一個偽護沙總隊,斃敵前線代總指揮祁寶林以下200余人,俘敵110余人,繳獲步槍400多支,短槍50支,機槍5挺,子彈一萬多發。這次保衛西海的戰斗是珠江三角洲抗日游擊戰以少勝多的著名范例,被譽為“西海大捷”。西海大捷大大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
■記者手記
抗戰的勝利,是前線士兵生死拼搏的勝利,也是像陳彩嬌這樣支持抗戰的平民百姓的勝利,即使沒有真槍實彈地上戰場、拼刺刀,但他們也以自己的方式為抗戰奉獻了自己的力量,他們當之無愧也是民族的英雄!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