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月16日,為期一周的華語文學盛典在順德北滘文化中心落幕,順德掀起了一股“文學熱潮”。順德區文化體育局局長陸建中希望以華語文學傳媒盛典為契機,結合“好學順德”品牌,在順德開展一系列全民閱讀活動,讓本地的文學愛好者與當代作家進行零距離地交流,提升市民文學素養、培育城市人文內涵。
如果將眼光放回順德城市發展自身,這更是一種自我升級的需要。一直以來,順德堅持“城市升級引領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其中文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順德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近年來在重心下移的文化建設理念中,早已經悄然融入順德的發展軌跡,成為順德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化活動送村居,市民大贊“好喜歡”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黃婷) 一年前,老家在韶關的王翠玲跟隨女兒,來到順德定居生活。在老家,王姨晚上習慣和鄰居們在小區的廣場上一起跳舞鍛煉身體。剛到順德之初,她擔心難以適應這里的生活。“只是聽說順德的經濟很發達,還以為這里是‘文化沙漠’,剛剛來的時候,晚上只能在家里看電視。”沒想到,在和順德當地鄰居們聊起自己的“郁悶”時,鄰居們熱情地招呼她:“走啊,晚上跳舞去!”王姨隨鄰居們來到大良鐘樓公園,“跳舞的、跑步的,好多人!”
這只是順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一個縮影。
這幾年,順德文化發展大跨越大發展的關鍵期。可以感受到,順德文化強區建設的步伐更快,文化發展的成果共享面更廣,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豐富。文化強區建設不僅有“高大上”的大手筆,而且接地氣,讓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北滘鎮廣教社區自助圖書館,受到市民歡迎和喜歡
從“送文化”到“育文化”
順德人的“城區十分鐘文化圈”
如果說,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底蘊是城市的內涵和靈魂,那么文化設施就是城市的構架和血肉。近幾年,順德不斷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一張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設施網已基本成形,市民享受文化“大餐”的去處更多了。
上網讀書的村居圖書室,放聲歌唱的粵劇室……樂從大羅村文化中心里,居民開心地唱歌、跳舞、下棋。家住附近的李大爺告訴記者,中心建成之后,有了專門可以唱粵劇的“KTV”。“文化中心是全年365天全開放的,我們除了可以練歌,還可以過來健身,這里的服務很齊全。”李大爺表示,有了中心之后,自己的生活就不會太單調了,他會經常過來轉轉。
如今,生活富裕起來的順德居民不滿足于只做文化活動的旁觀者,他們還想做文化的參與者。
沒有堅實的文化設施,再好的戲也唱不起來。2015年,順德區以“創建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抓手,切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從過去簡單的“送文化”轉變為“種文化”。隨著區、鎮兩級文化設施及49個“順德區文化工作示范村居”的鋪開工作,區行政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和數字農家建設加快建設,順德區政府正逐步完善鎮街、村居公共文化設施網絡,讓順德居民在“在家門”就能享受豐盛的文化大餐。
前不久,召開的順德區創建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會議上,順德區政府再次“表明決心”。其中,順德區文化體育局局長陸建中強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重點在于基層,各鎮街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現有問題嚴格按照標準落實要求。他建議,如圖書購置、電子閱覽室電腦配備等資金需求較多的項目,可以發動社會力量解決問題。
“要讓市民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中有獲得感,讓順德的文化服務水平,像順德的教育衛生工作一樣,成為吸引外地人,提高順德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順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勇也表示,各鎮街要對創建工作高度重視,以足夠的人力、財力、物力保障工作的順利落實,在取得的成果之上,繼續在文化場地的建設、文化設施配置、文化產品供給以及文化服務加大力度。
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百場文體活動打造順德年度“盛宴”
順德文體局“百村百企”活動進村居
夜幕下,順德演藝中心大劇院流光溢彩。2015年,這里上演了多少幕精彩的表演。舞蹈藝術家楊麗萍主演的大型舞劇《孔雀》、香港著名導演高志森攜主演團隊《喝彩》、世界級演奏家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音樂會……每場節目都座無虛席,即使演出結束,順德觀眾仍意猶未盡,久久不愿離去。
回想當初,順德文藝表演贈票都沒人來看,到如今一票難求,豐富的文化生活已經成為“可怕的順德人”生活的一部分。很顯然,城市升級文化先行,成為順德區域發展,城市升值的共識。
然而,市民的文化生活中,既需要有“高大上”的精品文化,也離不開“接地氣”的群眾節目。縱觀順德十鎮街,都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活動。陳村夢想show、龍江大舞臺、北滘仲夏音樂節、倫教開心舞臺等,市民感受著不同的文化氣氛,或狂熱、或歡快、或傳統。倫教開心舞臺創始人、倫教藝術文化協會會長高紹宗告訴記者,當初打造開心舞臺,就是希望能為社區的草根提供一個表演的舞臺,“并一定是高大上的才是文化,文化也可以是接地氣的,我們希望用普羅大眾都易于接受的文化來感染身邊每一個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順德區文化體育局啟動了“百村百企”文體系列活動。隨著一系列精彩的表演走進各個村居、企業,受到了市民們的歡迎。容桂小黃圃社區黨委委員翁賢坤說,“平時村居舉辦的節目活動形式很單一,大家參與的熱情也不高。希望能夠從區送下來的文體活動中學習經驗,不斷滿足市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事實上,“文化民生”的理念和行動早已實踐于順德各項文化建設工作之中。近年來,順德區政府一直把“文化惠民”列為“十件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可以看出,順德的文化發展出現欣欣向榮的局面,文化在居民生活的作用已經越來越重要,群眾參與的程度也愈發高漲。
■聚焦
讓人才在順德感受“看得見的幸福”
一直以來,順德都花“大精力”、“大手筆”來引進人才,然而,引進人才的同時,又該如何留住人才呢?如今,現代城市競爭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經濟比拼,而是以文化來論輸贏。
順德文化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區域發展提供硬支撐。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豐富的文化活動,為順德城市增添了一抹文化新魅力。這種魅力也吸引了人才在順德安居樂業,為順德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
“高端人才來順德就業,他們最看重的就是這里的生活如何,如果這座城市,連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都不能滿足他們,企業根本留不住他們。”科順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偉忠在政企會議上感嘆,以前產業到哪里,城市就到哪里。現在的發展路徑恰恰相反,城市建設好了,再來看產業如何發展,有怎樣的環境就有怎樣的產業。
王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要將順德的文化生活打造成體現順德內涵,反映順德人文精神的重要一面,讓順德與廣佛都市核心城市接軌,無論是順德本地人,還是新順德人,都能夠享受到豐富的精神生活。
一直以來,順德提出了“城市升級引領轉型發展”的戰略目標,其中文化就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順德產業發展,文化所創造的人文環境所起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文化“軟實力”正成為順德從“城市升級”發展成“城市升值”的“硬支撐”。
■記者手記
藍天碧水遙相呼應,濃密的綠蔭與嬌艷的花朵互為襯托,享受過白晝的秀麗風景,夜幕時分,漫步在美麗的順峰山公園,晚風拂過,花草的氣息撲面而來,好不愜意!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如今的順德文化場地寬敞了、文化設施完善了、文化內容豐富了……異彩紛呈的群眾文化,讓這座城市無處不歡歌,無時不祥和。
公共文化服務的生命力在于群眾,市民生活得幸福不幸福,生活的環境好不好,生活的品質高不高,都與這個城市的公共文化設施息息相關。隨著政府在公共文化中的主導地位不斷加強,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結構不斷完善,我們期待看到的,是順德市民整體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對精神文明的渴望更加強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豐富文化生活的愿望更加強烈。
當前,我們更要加倍努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讓發展的成果惠及順德,形成了區鎮村三級聯動服務的公共文化服務機制。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