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令人愉悅的是風光,令人頓悟的卻是生活。”這是張新杰個人攝影展“一方水土”開篇語中的一句話,這里面包含了他對攝影的認識和理解。
雖然平日里忙于區宣傳部與文體旅游局的工作,但對于攝影情有獨鐘的張新杰來說,在出差之余,抽空去拍些自己喜歡的照片,倒是一段十分愜意的人生經歷。
今年9月,張新杰個人攝影展“一方水土”在順德圖書館展覽廳開展,集中展出了他十多年來的部分作品。張新杰在前言里說:攝影之要在于娛己,然后娛人,悟人已屬化境了!
風景照被張新杰戲稱為“糖水片”,容易拍也容易討巧,角度好了,時間對了,一般人都能拍出好看的落日余暉,紅霞滿天。因此,在他看來,攝影首先能夠鍛煉一個人發現美并欣賞美的能力。
展出作品沒有“糖水片”
本次攝影展展出的作品都是張新杰親歷過的,并為他的生活帶來啟發的人和事件。《別人的歌》描繪了在武漢吉慶街遇到的以賣唱為營生的賣唱一族的生活窘境;《棒棒軍》為我們展現的是重慶碼頭成日肩挑兩擔養家糊口的挑夫;《瑤山那邊》展示的是連南的鄉親,與順德只相差三個小時的車程,當地的生活條件卻似乎與順德有著二十年的差距;《希望》中收錄的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以及對學習求知流露出來的渴望,足以讓觀者動容。最后一個篇章取名《夢想號》,它吹響的不單單是北京那群黃包車夫對于生活的憧憬,同樣也寄托了張新杰對未來的一種希冀。
五組照片各自獨立,卻又相互關聯,攝影者并沒有太多著墨于當地的層巒疊嶂、風光秀水,而是將更多的視線投諸當地的民風民情。張新杰說:“崇山峻嶺、激流飛瀑、藍天映雪、霧里看花,雖也賞心悅目,但那不過是‘糖水片’罷了。作為攝影者,應該更多地關注當下發展的點滴,記錄社會的變遷。”
記錄稍縱即逝的“美”
比起自然風光的美,張新杰更愿意去捕捉社會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美”,這種“美”的記錄價值明顯優于前者。也許這一刻拍下的,就將變成未來難以復制的歷史。
《別人的歌》便是張新杰體會最深的一張。2007年剛剛參加完在湖北武漢舉行的中國八藝節“群星獎”演出,張新杰一行來到吉慶街吃宵夜,這里曾一度有“萬惡的舊社會”之稱。
賣唱一族持證上崗,為往來停留的顧客唱歌換取報酬。這一現象吸引了張新杰的目光,于是,他用鏡頭記錄下這群用歌聲和汗水維持生計的群體。鏡頭中,賣唱者不全是焦點,相反,聽唱者臉上流露出來的不為所動與不屑更加重了這群賣唱者生活的凄愴。
今年年初,當張新杰再次造訪吉慶街的時候,依舊熟悉的老店、依舊熟悉的面孔和聲音,只是為了重建特色街,老街正面臨拆掉的處境。“按原來的特色建特色街,就能保持原來特色街的特色嗎?”張新杰有幸記錄下這些,卻對這種即將逝去的“特色”產生了無限的慨嘆。“好的照片應該像普洱一樣,越沉越香,能夠勾起觀者的共鳴。”張新杰說,生活中有很多的現象,換一個角度去理解,便是獨特的風景,然而,身邊的美卻有太多被我們熟視無睹。
感悟生活是攝影的快樂
之所以會如此費心地拍下這些鏡頭,還在于這些照片為張新杰帶來了生活的感悟。
1996年的連南之行,張新杰拍下了第一部相機的第一張照片,鏡頭中,一名連南的老奶奶身穿當地的少數民族服裝,半偎在石頭旁,兩個孫子一個靠在她的腿邊,一個站在石頭上趴在她的肩上,面對鏡頭,兩個孫子表情各異,老奶奶的臉上卻洋溢著天倫之樂。
張新杰在記錄下這溫馨畫面的同時,更多的是飽含了他對當地生活條件的擔憂:山還是那山,田還是那田,寨還是那寨,人們的服飾、生活,還是13年前的老樣子。與順德相差三小時的車程,卻相隔二十年的生活。
《棒棒軍》的主角是挑夫,張新杰眼中的挑夫,更多了幾許剛毅。在拍攝這組照片時,他專門去體驗式地挑了幾百米。在這組照片的前言里,張新杰感嘆:“回顧自己,一肩挑事業,一肩挑生活,何嘗不也是棒棒軍?”
張新杰說,攝影是他的愛好。人活著,有個愛好才能發現生活的情趣,不僅提高生活的質量,還能放松身心,讓生活更加充實。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