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盛行唱龍舟,是“龍舟歌之鄉”。
“龍舟鼓,響叮咚,今日我扒龍趁景,來到順德樂從。你睇人潮如海,鼓聲雷動,真系人逢喜事,生意興隆。咚咚鏘……”
在珠三角,尤其是順德,一直流傳著一種通俗易懂,頗受百姓歡迎的民間曲藝:唱龍舟,或者叫“龍舟歌”、“龍舟說唱”。順德盛行唱龍舟,可以說是“龍舟歌之鄉”。以上的場景就是“龍舟說唱”啦!與其他曲藝相比,龍舟歌在行腔上樸素簡練、不受節拍限制;唱詞結構簡單、作品容量靈活,從清代以來就得到廣泛流傳。
據《佛山歷史文化辭典》記載:“珠江三角洲河涌縱橫,人們都喜歡扒龍舟、賽龍舟,而且喜歡聽龍舟歌,過去,一些被稱為‘龍舟佬’的賣唱藝人,手持木雕龍舟,胸前掛著小鼓和小鑼,邊唱邊敲,沿門賣唱……唱龍舟最早始于清代乾隆年間,一位原籍順德龍江的破落子弟首創了這種唱體的龍舟歌。”龍舟說唱演唱者以男性為主。藝人多在茶樓、鄉渡及鄉村榕樹下等公共場所賣唱,唱后請求聽眾“隨緣樂助”。
龍舟說唱比木魚歌稍晚問世,而又和木魚歌相似,不同的是,木魚多為長篇,龍舟說唱多為短篇,說唱的內容主要有詼諧趣味故事、平安祝歌頌語、歷史流傳故事、抒情記事、愛情傳說以及時事新聞等。
端午節有拜祭屈原的傳統,而龍舟藝人也將屈原視做自己的行業神靈來祭祀,與一般人拜祭屈原不同的是,除特殊原因外龍舟藝人要五十年進行一次“拜屈原”的聚會。屆時,所有龍舟藝人都身穿大袍演唱龍舟歌,一般先由木魚開始唱,然后是南音,接著唱龍舟歌。根據習俗,龍舟藝人必須將自己會唱的所有樂譜、腔調等都表演一遍。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