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順德城市網網友“綠園中叔”
勒流街道黃連村澳心街有一座古建筑祠堂,稱澳心何氏先祠,因其祠堂名,故所位于的大街就命名為澳心街,祠堂二進天井內左右兩邊栽有兩棵桂花,并以白石圍砌,故又稱桂花祠。
澳心何氏先祠就是鄉府所在地,澳心街內有旅日僑胞捐建的周朝宗圖書館、露天電影放映場,黃連小學與黃連中學亦設在澳心街。街尾另有座祠堂以前曾做繡花廠多年,是黃連廣繡的創始鼻祖工廠,廣繡傳承省級工藝大師曾家姐妹就出自于此,現在已成為黃連曲藝社的活動場地;至于宏基球場,則是當年大隊民兵每天早晨出操訓練的場地;街尾與黃連球場連通,如今已是露天廣場,設有舞臺,可作大型演出場地,成了全鄉政治文化活動中心。
澳心何氏先祠是黃連數十座祠堂的建筑典范,開闊,高大,精致,堂皇。前座正門一式水磨青磚,墻壁與瓦面交接處皆有前人壁畫高手所繪古畫,十分精美,數百年仍色澤亮麗鮮艷,不亞于名家巨作。我在1966年被抽上大隊搞文化宣傳工作,文化大革命時,這些古代壁畫被視為封資修的東西,我們恐被外來紅衛兵鏟除,又不得不“鏟除”;我們都為此事發愁,又無計可施,急忙處只好先用淡石灰水覆蓋。
度過十年浩劫之后,如何讓古祠壁畫重見天日?我們嘗試過用清水洗,但石灰雖淡卻植入色深,不為所動,我們久不得其計;后來有老一輩提出可用生油涂抹一層,其畫自顯,我們半信半疑,決定一試,果然油掃過處,石灰痕跡即隱去,露出壁畫原來面目,這才保住壁畫至今。
我自1986年末調離黃連,至今三十多年,祠內空地我親手栽下的大葉榕樹不知尚在否?物是人非,若無砍伐,當是婆娑綠蔭,枝繁葉茂了。
(注:部分內容稍有調整)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