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德勒流,有座出了名的“點睛村”——龍眼村。它的“龍眼點睛”活動是南粵非物質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本土最長盛不衰的特色文化。
圖/順德城市網俱樂部“見佛聞山”攝
勒流鎮龍眼村,古稱“龍渚”,于漢代開村,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乍一聽龍眼村這個名字,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因水果“龍眼”得名,盡管這里確實自古就是龍眼的種植及交易中心,但更多人還是傾向因“龍眼點睛”而得名。
圖/陳家鳴攝
據祖輩講,不點睛的龍船為“盲龍”,快速扒行會“插沙”(意該龍船失穩會直沖河床插入沙底);故龍船要點睛,尤其是新龍船,必須先點睛才起用,以求平安大吉。
龍眼特有的龍船點睛儀式,原先在馬石洲相公廟點睛,到明朝天順年間(1457至1464年),龍眼太尉、華光廟落成,龍船點睛乃遷至新廟開光點睛,至今已有近560年。據稱,龍眼點睛是為紀念西漢時期太尉周勃警醒武帝而舉辦的一項活動,點睛實為點醒皇上確保大漢江山永固之意,今應解讀為天地人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每到農歷五月初三,順德各地以及番禺、中山等地的龍舟,都會沿著河道從四面八方來到龍眼村。在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下,船手卸下龍頭、龍尾及船牌,在人們簇擁和一片歡呼聲中從左側門步入太尉廟堂,德高望重的老人會用朱砂等劃龍點睛,拜祭后復出上船,甚是熱鬧。
圖/順德城市網俱樂部“見佛聞山”攝
龍眼點睛儀式十分隆重,人們會把龍頭朝太尉神像擺放,點睛傳承人用毛筆蘸上朱砂,小心翼翼地先點龍眼,再點龍牌,后點龍尾。點睛禮成,就進行游龍活動,領取獎品,然后共聚一堂享用豐盛的龍舟飯。
除了點睛,龍眼村當天還有類似于“佛山秋色”的“水上飄色”巡游,同樣吸睛。當地小朋友扮演起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人物,栩栩如生,氣韻傳神。
今年五月初三,龍眼村一年一度的民俗盛會即將舉行,再次約定你啦!
文字|綜合整理
編輯|不吉波普
未能聯系到作者,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