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實(1877—1951)字秋枚,以字行。廣東順德人。曾參加光復會。以“發明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積極宣傳復興古學,發揚國粹,保國保種,排滿反清;并主張改變學風,破除門戶之見,使諸子之學“與西來之學相姻緣而并興”。辛亥革命后致力于收藏古今名人書畫,編有《風雨樓叢書》等。
人物經歷
鄧實1877年生于上海。五歲亡父,與弟鄧方相依為命。19歲南歸,游廣東經學名家簡朝亮草堂。庚子后,痛感亡國無日,于1902年在上海創辦《政藝通報》, 1905年發起成立國學保存會,刊行《國粹學報》,宣傳排滿革命,雖抗師命而不止。鄧實發表的學術文章并不多,擅長政論,《國漣保存論》、《國學真論》、《古學復興論》諸文,使之成就為國粹理論的主要構造者之一。鄧實以國粹派的組織者和理論家而聞名于時,柳亞子稱譽他“是了不起的人物”。
鄧實校錄《包慎伯說儲》
圖源:孔夫子舊書網
鄧實與藏書樓
光緒三十一年(1905),與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創辦了“國學保存會藏書樓”,收藏大量珍本古籍。該藏書樓剛開辦時約有書五六萬卷,其中鄧實捐存的基本書有三千冊,各種旬報一千冊。藏書樓的宗旨是:庋藏古今載籍,搜羅秘要圖書,分別部目,以供本會會員及會外好學之士觀覽??梢娝粌H向國學保存會同人開放,也對社會上的好學之士開放。進樓閱書須購買閱書券,藏書樓編有藏書目錄供讀者查詢,對閱者來說甚為便利。
在開辦藏書樓的過程中,鄧實等人也曾刊登征書啟事,以圖擴充。啟事刊登以后,反響強烈,后因所得書委實過多,原來的地方實在容納不下,藏書樓只得另覓它處;為此,藏書樓曾停開過一段時間。鄧實等人并不僅僅滿足于依靠刊載啟事征集以及外界的捐贈,他們自己也在努力搜集各種書籍資料。鄧實主要通過借抄、托書販兩方面的途徑來獲得相關書籍。鄧實為了古人之書實在是已經達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正是有賴于鄧實和黃節等人不時的捐款,國學保存會的各項活動才能正常有序的開展。
由于對革命形勢認識不清,孫中山一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鄧實等人就認為革命已經成功,國學保存會的會員也開始星散四處。1932年,因藏書樓經費不足,只得閉樓,藏書最后由鄧實捐獻給復旦大學圖書館。
國學保存會藏書樓合影
圖源網絡
人物思想
除了藏書外,鄧實在思想上也頗有建樹,其提出的觀點在當時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例如,他在《國學講習記》中就曾指出:“國學者何?一國所自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者也。國學者,與有國以俱來,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須臾離也。君子生是國,則通是學,知愛其國,無不知愛其學?!编噷嵰恢痹谝云渌枷牒托袆訛槊褡迳鐣陌l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當為感人之舉。
來源:編輯整理
編輯:林伊敏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