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說起穗香村,都會想到方方正正的魚塘,想到“魚米之鄉”,也會想到遠近聞名的“穗香大頭菜”。但是你是否想過穗香村為何叫做“穗香村”?
“穗”是稻穗的“穗”,按理說穗香村應該是有生產稻谷,但我們都知道,順德并沒有稻田,也不生產水稻。
那么,“穗香村'這么田園詩意的名字怎么來的?
其實,自1452年建縣至16世紀中后期,順德一直以水稻種植為主。直到明代中葉,順德人口越來越多,但是土地資源有限,于是就催生了果基魚塘,從此以后順德的經濟結構也轉型了,從水稻種植轉向了水稻與水果、蠶桑并行發展,再后來又轉向以經濟作物與水產養殖為農業主導。在向工業化發展和商貿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水稻種植日漸式微,最終在上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順德水稻種植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據當地村民說,在宋代中葉時穗香村這個地方就有人定居,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穗香村自開村以來,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較多,每逢秋季禾田成熟之時,吐穗揚花,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金光閃閃的禾花飄香,這正是“穗香”村名的由來。
后來改革開放,穗香村實行改革耕作模式,以多種經濟作物為主題,進行開塘養魚,種植久負盛名的穗香大頭菜,增加村民的收入,改善村名的生活。漸漸地,穗香村就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穗香村”。
圖片:小不點之小雨
編輯:貞華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