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畫研究會中,傳統畫人占了大部分,順德龍江人溫其球就是其中德高望重的一位,他在民國時受到大家的推崇,被尊稱為“溫伯父”,每逢出席活動,大家遠遠見到他,就爭相出來攙扶迎接。
今天小編和大家談談這位倍受大家敬仰的嶺南著名國畫家——“溫伯父”。
“性恬淡,耽金石,喜吟詠,通篆隸,收藏最富。而畫尤擅長,臨摹宋人金碧山水,南田沒骨花卉,賦色古艷,當代無出其右者。兼工鐵筆,摹漢鑄印,古味盎然?!边@一段話描述的是著名國畫家,溫其球。
溫其球出身于官商世家,光緒二十年,溫其球隨父親溫子紹入丁汝昌幕,但在甲午海戰前夕,其因獻策抗擊日艦未被采納,遂辭職,開始專心繪畫創作。
溫其球早年師從畫家許菊泉,研習渾南田一派。后來,則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皆有臨習。50歲后上溯宋元,力求渾化。
溫其球堅守傳統創作風格,與當時興起“美術革命”的新畫派截然不同。他于1925年加入廣東國畫研究會,并在1928年任國畫研究會第三屆常務委員。他所畫的山水既有石濤筆法,水墨淋漓的一路,也有學宋代青綠山水、工整秀逸的一路;花卉構圖別致,賦色清新自然。
溫其球 花鳥 1923年。
此外,溫其球在書畫收藏上亦頗有成果。清末民國的這一批傳統畫人,力求在傳統中創新,既要摒棄清末“四王”板結的陋習,又無法認同新派折衷畫的不中不西。他們追溯傳統,上追宋元,希望出傳統內部尋找中國畫的發展。所以,鑒賞古畫在他們眼中尤為重要。溫其球也是抱有此類觀點的畫人之一。
如今,其收藏的《黎簡山水圖軸》、《何策花卉冊頁》等繪畫作品和《魏衛行書冊頁》、《唐九經行書冊頁》等書法作品仍可于佛山圖書館尋得。
從畫作中,我們不難看出,溫其球的傳統功底深厚,畫面氣息穩重內斂,完全不受外界的紛擾和影響,在那個動蕩的時代,顯得尤其難得。作為民國廣東畫壇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溫其球在收藏和書畫上的歷史意義仍有待發掘。
來源:我地、綜合整理
編輯:左翠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