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梯,字秋航,順德黎村堡(今荔村一帶)人。清嘉慶六年(1801年)廣東鄉試解元,會試屢試不第。后由大挑出仕,歷任山東蒙陰、濰縣、禹城知縣,膠州、濟寧知州。吳梯有大志,選擇去蒙陰上任時,有人勸告說:“蒙陰是偏遠貧瘠之地,你還是另選別縣為好。”吳梯道:“我輩志在兼濟,不在發財,何必挑肥揀瘦?”欣然赴任。
吳梯為政廉能,一到任就斷然革除了借捐納驛馬肆意的苛規,縣民皆大歡喜。在濰縣,吳梯動員富豪出資疏河修堤,消除了連年不斷的水患。在禹城,他了解到全縣每年要交納漕米6000多石,征用漕車600多輛,薊車50多輛,百姓如牛負重,苦不堪言,采取果斷措施,拒絕提供薊車,改變征收漕米的方式,盡量讓大戶多出,以減輕貧戶負擔。在膠州遇大災,糧價飛漲,吳梯下令開倉平糶,但倉谷糶盡,糧價仍飛漲不已,便到遠處州府購來大批豆餅,計口平價賣給貧民,使糧商無法繼續抬價。在濟寧,上官為了彌補鹽餉虧空,硬把他轄下一批商人劃為鹽商,以便抵重稅,吳梯知道這些人從不經營鹽業,定為鹽商,無異迫使他們破產,今后的商業前景將不堪設想,一再上書力爭,直至上官收回成命。
吳梯每到新的地方上任,都制訂明細的考績規則,落實檢查措施,多征者罰俸,濫捕者反坐,使懶者變勤,心術不正者不敢冒功邀賞。此外,吳梯還簡化審訊程序,使打官司的平民百姓不致往返奔波而影響生計,并減少蠹吏盤剝的機會。在審案方面,吳梯也十分精明慎重,每天五更即起,挑燈細閱案卷,揣度每一個細節,尤其重視深入調查,掌握真憑實據,糾正了不少冤案錯案。
吳梯博通經史,能文善詩,與張維屏、黃玉衡等七人并稱粵東"協舟慨道光七子",著有《岱云初編》、《岱云續編》。
編輯:歐陽林軒
來源:綜合整理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