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民調解員是人民調解工作的具體承擔者,肩負著化解矛盾、宣傳法治、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職責使命。近年來,順德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全鏈條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新路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人民調解員。
他們牢記使命、扎根基層、無私奉獻,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工作,通過“望聞問切”工作法,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維護順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今年的人民調解宣傳月活動期間,順德區司法局攜手順德城市網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走進身邊的人民調解員"》系列報道,進一步擴大優秀人民調解員的社會影響力,提高人民群眾對人民調解的認知度。
調解員檔案
姓名:周銳洪
年齡:36歲
職業:倫教司法所專職調解員
榮譽:連續多年獲得街道重點工作先進個人
化解發生在老百姓生活的矛盾糾紛,是周銳洪十年來一直在堅持做的事(點擊觀看視頻)
推開門,走進辦公室,周銳洪熟練地拿起桌邊的案件資料,坐到一旁細細研讀起來。今天,他要負責一起欠薪案件的調解工作。
“當初這個項目定下來時,你們有沒有簽訂合同?”
“有的,合同我們也帶過來了。”
……
早上十點不到,案件當事人已來到倫教司法所,周銳洪一邊認真記錄著案件信息,一邊耐心向其講解法律知識。鄰里糾紛、婚姻矛盾、打架斗毆、薪資拖欠……化解發生在老百姓生活的矛盾糾紛,是周銳洪十年來一直在堅持做的事。
找準平衡點,對癥下藥化解矛盾糾紛
3月16日,10名農民工一同到倫教司法所尋求幫助,想要走法律途徑追回被拖欠的工資,周銳洪向當事人詳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協助他們維護合法權益。
起初,農民工堅持要將企業告上仲裁庭,用法律手段拿回被拖欠的工資。周銳洪在跟企業溝通后,了解到其拖欠薪資的是因資金周轉困難,無法一次性付清農民工工資。通過詳細分析資料與咨詢專業律師,他認為申請勞動仲裁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走法律途徑需要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之后如果公司不服,又可能會向法院提起一審或者二審,這期間需要耗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就更多。”周銳洪說道。
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農民工利益受損?周銳洪看來,調解是最好的方式。當即,他聯系雙方當事人詢問調解意愿。然而,企業同意,農民工不愿意,他們想盡快拿回薪資,回老家或者尋找下一份工作。在他們的認知中,起訴或者仲裁才是維護權益最有效最有保障的途徑。
調解時進行司法確認
“當時他們不愿意調解,我們便詳細跟他們分析了這起案件用調解方式解決的好處,節省時間和金錢。”周銳洪說,權衡利弊之后,農民工最終同意調解。
同意調解后如何爭取一個雙方都愿意接受的處理方式,又是一個難題。企業因資金周轉困難希望可以分四或五期支付工資,但農民工認為時間間隔太長,再加上對公司的不信任,不同意該調解方案,案件的進展又遇到了瓶頸。
當面談、電話聊、微信溝通,白天和晚上的時間都不放過,周銳洪與同事充分協調雙方當事人的意愿,進行全方位溝通,最后爭取到了雙方都愿意接受的一個期限,分三期。為消除農民工對企業再次拖欠薪資的擔憂,周銳洪還協助他們對達成的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司法確認后法院就會出具民事裁定書,企業若不履行約定,農民工是可以申請強執行。”
整個案件的調解過程雖然十分曲折,但所用時間僅為三個工作日,截止至5月10日,10名農民工已經拿回被拖欠的全部薪資。
“我們幫當事人調解一件事,就是要從中立的角度,法律的角度找一個平衡點,然后與對方溝通,促使他們不斷靠近平衡點。”如何調解一起案件?周銳洪認為,找到雙方的平衡點尤為重要。在尋找平衡點之前,他會做大量的準備工作熟悉案情,了解案件發生的過程,分析案卷,甚至咨詢專業律師對案件的處理觀點。再對癥下藥,確定雙方的平衡點后進行調解。
快速介入,守好“第一道防線”
除一些基本的矛盾糾紛外,周銳洪也調解過不少工傷死亡與非工傷死亡案件。遇到這類案件,他們會快速介入,主動調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責無旁貸。”
4月22日,倫教司法所接了一件于2020年12月27日因工作受傷要求公司賠償的案件。受傷當事人當時還在醫院治療,處于植物人狀態。傷者家屬因公司未能及時墊付醫藥費而情緒十分激動,更是多次前往該公司以自殺等錯誤的方式進行維權,雙方劍拔弩張。
周銳洪第一時間迅速介入該案件,詳細了解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得知傷者家屬在與公司代表多次協商后無果后,即刻安排法律顧問律師一起介入調解,向雙方當事人進行釋法普法。“當時雙方對于法律規定的賠償項目和金額有不同的看法,再加上他們彼此之間又相互不信任,所以要拉近他們的距離舉步維艱。”周銳洪解釋道。
在周銳洪看來,一個案件調解是否能成功,主要看第一個星期雙方是否松口,若超過了一周,調解的成功率就會大大降低。這次案件有些棘手,要想成功調解,并不容易,一個星期的時間遠遠不夠。周銳洪前前后后翻遍了所有的案件資料,詳細咨詢法律顧問律師的處理意見,從雙方共同的利益點出發,對雙方當事人明之以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極力拉近雙方的差距。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解,雙方當事人終于在5月19日晚達成一致的賠償協議,公司愿意一次性賠償給傷者及家屬120萬元。
事情從發生到解決,共僵持了5個月,周銳洪始終堅持“主動調解、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原則,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努力做好人民調解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作用。
“能夠幫助到很多家庭,我覺得很開心!”
“責任、熱情、專業的知識、對政策的了解,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周洪銳表示,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并不簡單,在具備基本素養外,更需要耐心與溫度。
今年4月份,周銳洪接到一起由村居移交上來關于撫養權的調解案件,雙方當事人就兩個女兒探視陪同及小女兒的戶口遷移等問題發生爭吵,甚至拉黑刪除聯系方式,造成兩個女兒“一個有爹等于沒爹,一個有娘等于沒娘”的局面。
周銳洪電話與當事人溝通
周銳洪深知,如果不能及時幫助這對夫妻化解矛盾,會給兩個孩子幼小心靈留下難以消除的心理陰影,而他當即也想到,維護小孩的身心健康發展便是此案件的平衡點。圍繞這點,他與同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父母雙方,積極促成雙方對女兒探望權的合理實現,最大限度降低不完整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后,在兩天時間內父母雙方重新提供了聯系方式,并承諾不再拉黑刪除對方,同時都允許對方每周在規定時間內探望孩子。
“婚姻家庭糾紛是我們最為常見的案例,清官難判家務事,面對這類案件我們更多是心平氣和與他們交流,用溫暖、用心去化解他們的寒冰。”周銳洪說。
做一行愛一行,雖非科班出身,但周銳洪對人民調解工作一直保持著最初的熱愛,急群眾所急,解群眾之困,盡職盡責做好調解工作。“這份工作能為一些基層的弱小群體解決困難,實實在在為民做事,雖然說不上是多大的成就,但能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我也覺得很開心,也能從中收獲成就感和幸福感。”
也因非科班出身,日常生活中,周銳洪非常重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經常主動請教身邊的專業法律顧問、律師等,不斷提高自身法律水平和運用法治思維化解矛盾和維護穩定的能力。
與周銳洪共事不久的王冠南是這樣評價他的:“洪哥工作上非常積極認真,有責任感,凡是他答應的事肯定會完成,也很有感染力,他給我們帶來的氛圍是非常積極向上的。”(李佳)
■系列報道
【我為群眾辦實事】人民調解員麥小紅:一心做好社區里的“和事佬”
【我為群眾辦實事】人民調解員胡國林:把當事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
【我為群眾辦實事】人民調解員江麗華:跳出身份從心出發,幫助群眾收獲溫暖
【我為群眾辦實事】人民調解員熊贛清:用心用情破除矛盾糾紛僵局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