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6頁的感謝信,句句溫暖,含“贊”量滿滿,日前,倫教醫養中心收到了入住長者家屬“最好的禮物”,感謝信的字里行間,飽含對中心醫養結合服務能力與暖心服務的認可與感激,更傳遞出中心與入住長者間的深情厚誼。
長者家屬劉女士向倫教醫養中心護長林梅珍致贈感謝信。
醫養無縫銜接,生命健康的守護者
“基本上所有的養老院都與醫院定點掛鉤,但醫院與醫養中心之間進行近距離對接的并不多,在這里我們能切身體會到醫養結合的便捷和特點!”這封長達6頁紙的感謝信中,劉女士落筆所書的是母親譚姨在倫教醫養中心入住以來的點點滴滴,信中不吝對醫養中心團隊的贊譽與感激。
譚姨于2024年7月入住倫教醫養中心,入住時患慢性腎臟病、重癥肺炎、糖尿病伴多個并發癥,臥床為主,病情復雜且危重。入住中心后,醫護團隊迅速采取行動,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譚姨的身體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在第一時間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腎內科副主任醫師勞武健為中心長者診療。
治療期間,醫護團隊時刻關注老人病情變化,使譚姨多次在極危急情況下都能化險為夷,平安渡過。面對高齡透析患者的復雜病情,腎內科副主任醫師勞武健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守護在旁。
劉女士動情寫道:“勞主任不僅醫德好,責任心也很強,經常晚上還進行巡診,查看我媽媽透析前后的狀況,發現問題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處理,讓母親一次次轉危為安,讓我們敬佩和感動!”
除此之外,劉女士還特別提到,母親譚姨因肺部感染轉入ICU,病情危急危重,醫護團隊頂著巨大壓力,主管醫生柯柳澤堅持不放棄,聯合廣州專家會診,最終助母親平安轉回醫養中心康養。“20多天的重癥室治療,對于醫生和親屬雙方都有巨大的壓力,我們無法體會醫生的艱辛,但此時醫生卻成為我們最敬重的人,他們用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
專業優質護理,南丁格爾精神的踐行者
“每次都真誠地向她們道謝,她們卻說這是應該的,南丁格爾精神在護士身上充分體現!”劉女士表示,從鼻飼飲食調整到長期臥床護理,從吸痰喂藥到身體監測,醫養中心團隊將服務做到了極致。
護士鄒家文為長者進行護理。
劉女士回憶道:“母親腹瀉長達三個月時,護理管理員阿毅主動溝通、調整方案,解決長者個性化需求;護士家文充滿激情,哪怕超時下班,也會加強巡查,細致觀察長者病情變化……這些細節,讓我們真正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托付。”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倫教醫養中心全體工作人員不辭辛勞,日夜悉心護理,密切監測各項生命體征,還細心照料著老人的生活起居,給予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為長者筑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防線,讓入住長者及家屬倍感溫暖:“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用心用情服務,生命之花的灌溉者
“每次踏進醫養中心探望,都讓人在平和中感到親切。中心不僅帶給長者親切的關懷和溫暖的服務,在人文關懷方面也做得非常好,細致的服務解決了家屬的后顧之憂!”一聲問好,一個笑容,一道撫慰,讓倫教醫養中心的每個角落都綻放著美麗的生命之花。
醫養中心團隊工作人員盡心盡力,把長者當成自己的親人。每天,從清晨協助長者洗漱、用餐,到夜晚照料老人安然入睡,每一個生活環節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同時為了豐富長者的精神生活,舉辦豐富的人文康樂活動,在這里,老人不再是被疾病籠罩和困擾的孤獨個體,而是被關愛環繞的醫養大家庭中的一員。工作人員還每天拍視頻和照片發給家屬,讓家屬了解長者的入住情況,減輕家屬的擔憂與牽掛。
長者家屬劉女士為中心團隊點贊。
劉女士在感謝信里真誠地寫道:“理發、送餐到床頭這些看起來只是日常小事,但對于我們來說真的解決了后顧之憂,中心努力將服務做到了極致!感謝所有的愛心付出!”
編輯:李素芳
通訊員:麥惠芳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