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公布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經推薦申報、材料復核、專家初評、社會公示、評審委員會審議等程序,確定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942人,廣東共有58人入選,其中入選的7個佛山人中,有2個順德傳承人。
順德區入選的2人中,黃田勝被認定為“香云紗染整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惠宣被認定為“龍舞(人龍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通知》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能力水平,保護和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和旅游部組織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希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香云紗又名“響云紗”,具有多種優點,它挺爽柔潤,日曬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強,易洗易干,色深耐臟,不沾皮膚,輕薄不易起皺,柔軟而富有身骨,經久耐穿,非常適合炎熱的夏天穿著,被海外人士譽為“黑色閃光珍珠”服裝,成為中國絲綢的名品。
黃田勝,1987年至今就職于新民曬莨廠(今倫教成藝曬莨廠),長期擔任多個佛山本地曬莨廠的技術總顧問。自1986年起從事香云紗染整技藝相關工作至今已39年。
不同絲綢對薯莨水的濃度要求不同,圖為黃田勝在調配薯莨水。
黃田勝熟知香云紗染整技藝每道工序的核心技藝。香云紗染整技藝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為絲綢染色的一種工藝,需要經浸莨水、晾曬、灑莨水、封茛水、煮綢、卷綢、過泥、洗滌、曬干、攤霧、拉幅、整裝等“三洗九煮十八曬”近30道完整制作工序。
攤霧工序,是在傍晚六點后將綢緞平鋪在草地上約四十分鐘,以吸收草身的水分進行軟化。
黃田勝致力于香云紗染整技藝的創新性發展,在傳統產品的基礎上還不斷開發新的產品,如使用現代面料如印花絲綢、緞、棉麻制品等作為坯料生產香云紗,并采用現代染整技術如水洗、磨砂等工藝進行香云紗的后處理,為傳統的香云紗添加現代的元素。
黃田勝進行灑莨水環節。
2001年,黃田勝將新民曬莨廠由集體經營改為股份制,更名為成藝曬莨廠,并出任企業法人代表。此舉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該廠生產規模逐擴大,產量由1988年每年3—5萬米增加到至今的70萬米。
黃田勝正在指導年輕學徒學習“過河泥”環節。
黃田勝在香云紗保護基地為學生講解香云紗染整技藝相關知識。
2020年6月12日,倫教香云紗學院宣布掛牌,黃田勝被聘為首批專家顧問;多年來黃田勝積極舉辦和參加宣傳教育活動,各類研學活動和公益講座惠及人數過萬;在行業博覽會、公眾活動中宣傳香云紗,促進香云紗在新時代有新合作、讓香云紗“走進生活”。
黃田勝助力香云紗相關研究,為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叢書《香云紗染整技藝》《中國香云紗》的編寫提供口述材料;2022年7月,他擔任香云紗協會質量監督小組成員,推動香云紗榮獲“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
編輯:梁云
部分圖片來源佛山非遺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