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2月5日,佛山市高明區(qū)山體發(fā)生山火。現場集結了北京、福建以及省內多支專業(yè)森林消防隊伍,廣東省航空護林站7架直升機,和佛山軍分區(qū)民兵,武警部隊等42支撲救隊伍,約4000余人全力施救。
12日6日開始,倫教先后共有54名民兵奔赴高明撲救山火。燃燒的火光照亮他們的臉頰,落地的灰燼因他們的腳步再次飛揚。他們走出了一條生的道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即日起,倫教武裝部五位參與“12·5高明山火”撲救行動的民兵代表到倫教各學校進行“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主題宣講,重溫英雄背后的故事,重燃牢記使命的堅持。
“當祖國需要的時候”——倫教民兵赴高明救火先進事跡宣講會來到翁祐中學。
今天要介紹的,是五位宣講民兵其中之一——李家鑫。李家鑫是一名退役士兵,2017年退伍,原服役于武警云南省第一支隊,現在是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一名在讀大二學生,同時是倫教武裝部一排三班的一名戰(zhàn)士。
在倫教赴高明救火的民兵中,原本沒有李家鑫的名字。李家鑫回憶,12月6日下午,他的戰(zhàn)友微信給他發(fā)了信息,對方表示馬上就要奔赴高明開展救援任務。
“我心里既擔心又激動,擔心的是我戰(zhàn)友會在救援任務中受傷,激動的是如果他接到了任務,估計我很快也能接到任務。”李家鑫說道。可半小時過去了,他依然沒有接到武裝部民兵營的消息。李家鑫心急如焚,主動詢問民兵營長難道其單位沒接到任務嗎。營長的答復是:“任務接到了,沒有安排你。下次有任務一定通知你。”
李家鑫頓感失落。退伍以來他一直堅持鍛煉,十分渴望再次為人民征戰(zhàn)沙場。他手上仍有繭子、肚子上仍有腹肌,為的就是踐行“若有戰(zhàn),召必回”的退伍誓言和“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的戰(zhàn)斗格言。于是他向營長懇請道:“我時刻準備著!并且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民兵李家鑫分享自己的救火歷程。
終于,在12月7日下午,李家鑫接到了赴高明救火的任務。“‘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是我的老連長給我下的最后一道軍令。所以接到任務后,我是多么的感激!這次救援,能讓我再次穿上軍裝!”帶著擔當和使命,李家鑫隨隊出發(fā)了。
“整個救援過程很苦,累的時候,我們抱團高歌,互相鼓勵;困的時候,我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嘴里,鼻子里都是燒盡的柴灰,身上也特別臟,每個短暫的休息,神經都是繃緊著的。”回憶起赴高明救火的那段時間,李家鑫不敢忘卻。他用行動證實了自己的堅定,也給自己莫大的鼓勵。
“退役兩年,我有時也懷疑自己,怕不能做到連長給我下的最后的軍令,怕自己思想會動搖,但經歷此次救援任務,我慶幸,即使再苦再累也沒有后悔過,救援時總會和當時服役的想法一樣:我身后必須是和平,我身后必須是安定,我身后必須是舒適!”
李家鑫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也表明決心:“災難面前,希望組織‘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韋薇)
■相關資訊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guī)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fā)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chuàng)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