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順德慈善會是按照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管理的非營利性公益社團組織,是順德首個合法登記的慈善機構,是順德區5A級社會組織。自1993年成立以來,順德慈善會一直秉承扶危濟困的宗旨,致力推動順德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提升順德的社會保障和民生建設水平。從2007年至今,順德慈善會累計籌款(含物資折價)約3億元。其中,用于本地救助1億多元,受惠群眾15萬人次;用于支持國家扶貧濟困、賑災等2億多元。
成立20年以來,順德慈善會一直致力推動順德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提升順德的社會保障和民生建設水平。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順德慈善會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如2008年授予順德慈善會“順德區文明單位”榮譽;2009年獲得廣東省民政廳稅務部門認定成為全省首批具備公益性稅前扣除資格的單位;2010年獲特邀參加由廣東省政府主辦的全民公益論壇,受到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同志的親切接見。2012年榮獲佛山首屆公益慈善盛典頒發“公益慈善之星·紅玫瑰獎”。
開拓“大慈善工程”
順德慈善會積極發揮自身影響力,聯合社會各界力量,推動順德慈善形成行業發展規模。建立涵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慈善體系。目前,10個鎮(街道)均成立慈善會,200個村居中有198個成立福利會,占村居總數的99%。三級慈善組織總數已有209個,籌募慈善資金6億多元。
推動“三個一”建設。支持鎮(街道)慈善會建設秘書處,即建立一支3人以上專職人員隊伍,一個獨立辦公場地和一個獨立運作網站。協助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和規范村(社區)福利會管理的指導意見》,加強對村(社區)福利會的引導和監督。
開展慈善人才培育項目。如2012年舉辦為期5天的慈善組織管理培訓班,組織區鎮兩級慈善組織的70多名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學習。積極參加全區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目前已有10家慈善會獲得社會組織等級評估3A以上評級,其中5A級有4家,4A級有5家,3A級有1家。
推動全區公益慈善事業改革。聯合中山大學中國慈善公益研究院開展專項調研,為制定公益慈善改革方案提供依據。
實行陽光慈善
圍繞“慈善順德 滴水真情”,全力發展以公信力為核心的陽光慈善,通過發揮報紙、電視、電臺三大媒體力量,以及運用網站、微博、短信等新媒體資源,向社會發布信息,同時結合信息發布提高宣傳效力,樹立品牌形象。據統計,慈善會每年對外發布慈善資訊和公布善款信息超過1500次,讓“慈善順德”成為全民共知的信心品牌。
分別在佛山電臺順德901播出兩次《一行一善一分鐘》專題節目和公益廣告,佛山電視臺順德頻道《順視新聞》時段,適時播出慈善新聞和廣告,不定時在《珠江商報》刊登慈善活動新聞和適時出版《順德慈善》專版,在順德城市網開設”慈善順德”網路頻道,匯集全區慈善公益資訊,并通過順德慈善會網站,24小時提供慈善資訊瀏覽和善款查詢服務。
同時,定期發布信息,如大概每隔1周發布捐贈芳名、每月發布月度收支。每季度發布簡報等。通過信函、手機短信、致電等形式,與受助人和資助人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傳達“精神回報”,傳播快樂慈善。
開拓多元募捐平臺
確立全民慈善理念,以提高市民參與慈善的活躍度為抓手,為市民提供暢通便利的參與渠道,廣泛匯聚社會力量。舉辦品牌募捐活動。通過持之以恒開展和宣傳,傳達慈善理念,形成慈善習慣。如每年開展“一滴水 萬分情”愛心助學活動,每逢春節、清明節、敬老節等節假日期間開展各類慰問活動等。
大力發展冠名慈善。包括慈善冠名基金和冠名項目,主要發揮企業力量,打造個性化的慈善項目,激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熱情。目前順德慈善會已設立慈善冠名基金、冠名項目15個,配套慈善資金超過1000萬元,已成為慈善救助和慈善創新的主要平臺。
開展創意募捐活動。將募捐和其他文化元素活動有機結合,打出創意組合拳,例如舉辦慈善粵曲晚會、慈善藏品拍賣、慈善體育比賽等。建立網捐、月捐等電子化捐款平臺。利用銀行、銀聯在線等平臺,開通銀行月捐、銀聯在線等網上捐款網上捐款平臺,開發電子捐款系統,方便市民足不出戶進行捐款。投放捐贈箱。在商場、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場所投放捐款箱,方便市民隨手捐、隨時捐。開展扶貧濟困募捐和賑災籌款活動。
切實為民解困
圍繞助學、助醫、助殘、助困和資助福利機構等方面,不斷投入更多資源,加大救助力度,擴大救助范圍。以2012-2013的慈善救助情況為例:助學方面,順德慈善會兩年發放助學款近1500萬元,資助貧困生4240人次。讓順德連續四年實現對困難家庭子女“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程助學,領先全國。助醫方面,兩年發出助醫款933萬多元,救助困難危重病人1800人次。另外開展“東華愛心助醫項目”,幫助困難病人1600多人次,減免治療費用21萬多元。助殘方面,為區內的困難殘疾人發放全年生活資助金,兩年支出371萬元,資助困難殘疾人士1763 人次。投入150萬元資助順德區兒童福利院建成康復功能區,另資助該院進行殘疾兒童醫療24萬元。投入近90萬元在全區開展“扶殘行動”已有1100多人次受惠。
助困方面,在春節、六一、八一、重陽節期間,對困難家庭、特困家庭兒童、特困退役軍人和特困老人等開展慰問活動,兩年來發放慰問款、物(折價) 超過600萬元,近5萬人次受惠。兩年投入50萬元開展“慈善圓夢行動”,幫助2200多戶困難家庭實現夢想。通過“白燕愛心項目”為1.1萬戶(次)家庭提供購買米油優惠,節省米油支出50多萬元。又為社會散居孤兒發放全年生活資助金,每人每年獲資助5400元,兩年來共發放78萬多元,145人次受惠。
■公益活動
“愛心助困 情暖萬家”春節慰問活動
2012年在1月開展,面向全區募集善款和米油等愛心物資。在順德體育中心舉行物資發放儀式。共籌得善款82萬多元,接收大米6757公斤,花生油1988公升。連同籌得的善款和米油(折價),一共投入170多萬元,慰問全區9106戶三無、五保、低保及低保臨界家庭,為每戶困難家庭派發5公升花生油和10公斤優質大米。另外,通過“白燕愛心項目”,為大良和容桂共1512戶五保、低保和低保臨界困難家庭發放愛心優惠卡,讓困難家庭享受購買米油8折優惠。
全區首支冠名慈善志愿服務隊
聯合安利順德分公司,成立順德首支冠名慈善志愿服務隊——順德慈善?安利志愿服務隊。面向全區長期開展慈善公益志愿服務。特點是采取企業冠名形式,發揮企業文化建設和人員管理等優勢,為發展慈善救助服務提供人才支持。3月至4月份,通過與君行社會工作研究及服務中心合作合作,舉辦慈善志愿者培訓班,加強隊伍建設。一年來,順德慈善·安利志愿服務隊開服服務425人次,服務時數2751小時。
首屆 “粵韻愛心獻順德”資助金發放
2012年8月21日,在順德華桂園舉行首屆“粵韻愛心獻順德”資助金發放儀式。通過慈善粵曲晚會籌款支持,發放246萬多元,受惠對象包括本地76名社會散居孤兒和962名困難殘疾人,主要為每位受助對象一次性發放全年的生活資助金,發放標準為:對社會散居孤兒,每人每年資助5400元;對困難殘疾人,按照《順德慈善會對困難殘疾人生活資助實施辦法》,根據家庭困難和身體殘疾的不同情形,每人每年發放1200元到2400元不等的生活資助金。
“愛心餐”行動
2013年3月啟動“愛心餐”行動,發動社會各界結對幫扶,目標是幫助大良地區的困難獨居長者解決煮食難問題。“愛心餐”行動結合公益創新和慈善服務,通過資助大良愛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送餐服務,為困難獨居長者免費提供從周一到周六的午餐和晚餐,并由專人送餐上門;同時還聘請部分困難下崗人士參與煮餐、送餐工作,解決部分困難下崗人士的就業難問題。“愛心餐”行動每資助一名困難獨居長者一天需要25元;一個星期150元;一個月650元;全年7800元。已為“愛心餐”行動籌款23萬元,發出資助款27萬元,有80位困難獨居長者受惠。
“一滴水 萬分情”愛心助學系列活動
2013年暑假期間,面向全區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有350多個熱心團體和個人參與了結對助學,籌得助學善款約645萬元,結對幫扶貧困生1324名。連同入慈善本金投入共發放助學金737萬多元,資助貧困生1905名,其中:幼兒園學生59名,小學生248名,初中生300名,高中(職中)生433名,大學生 865名。愛心助學活動內容豐富,如“順德公愛心基金”除開展直接資助外,還發揮輿論優勢,營造愛心氛圍。順德區福利彩票發行中心捐款45萬元支持開展第二屆“福彩慈善班”項目。又組織首屆“福彩慈善班”的部分受助大學生開展公益培訓,制成了一批愛心作品答謝資助人,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