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項目的發展,吸引了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生活的營造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利榮聰) 雖然是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中的一員,若不是他人提醒,樂從鎮睿航社會工作服務和研究中心總干事劉潔蓮可能至今不知道她所負責的樂從鎮“人文鷺州”社區營造項目已入選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與劉潔蓮的感受相似,在不少聯盟成員看來,“契合度不高、共同話題欠缺”是聯盟普遍存在的一個溝通問題。
作為順德社會改革的重要舉措和落腳點,承擔著調動順德各鎮街社會建設和管理創新激情和能力的重任,未滿“周歲”的“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成立至今面臨著怎樣的發展困局?又該如何破解呢?為此,順德城市網記者就該話題進行了采訪了解。
“出生”
串聯社會創新項目,搭建交流平臺
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成立至今仍未迎來屬于自己的一周歲生日,它的“身世”信息首次在順德公眾面前被提及是在去年12月,它的誕生之日。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自2011年推動三大改革以來,順德區委區政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致力于培育多元社會治理主體,區內的10個鎮(街道)自然成為了順德社會體制綜合改革的前沿陣地。
為此,區委區政府從2012年起每年劃撥500萬元統籌主辦順德區鎮(街道)社會創新項目評選。到目前為止,該評選活動已經順利進行了三屆,共有35個項目成功入圍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項目名單,并一起分享著1500萬元的專項資金“蛋糕”。
鎮(街道)社會創新項目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各鎮街的社會創新積極性也由此有了相對的明顯提升。但是,因為“年紀輕輕”,加上其服務對象局限于各鎮街的社會創新項目單位,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發展至目前在順德坊間的知名度或許并不算太高。另外,由于各個項目單位散落在順德各地,長期的孤立式發展會遏制著其創新服務能力的進一步發揮,左右著順德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
基于此,經過各方精心的籌備,2013年12月,順德區社工委和順德社會創新中心牽頭,并以各個鎮(街道)社會創新項目為基本單位聯合成立了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為各個創新項目搭建起一個交流平臺,而發展至今,這個“襁褓中的嬰兒”也已經吸納了35個成員單位。
除了加強各鎮(街道)社會創新項目社會單位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互相學習借鑒共同提升項目的創新水平,聯盟還身兼著多項功能。對于這個問題,早在聯盟成立之初,順德區社會工作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力在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就給出了答案。
吳力說,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雖然不是一個注冊的社會組織,但是,它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團體。在日常的運作中,該聯盟會通過了解各項目成員開展的困難和需求,聯動政府及社會資源,推動項目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聯盟還會組織一系列專題培訓課程和聯合宣傳支持等,提升鎮街社會創新認識及項目管理能力,合力擴大項目的服務影響力,打造順德的社會創新品牌。
而為了促使聯盟的長效運作,聯盟還設立了一個由理事會、顧問、秘書處、執行會長、會員等組成的完整架構,其中,執行會長由各鎮街理事會代表輪流擔任,任期為半年時間。
“爬行”
成員的主動參與性不高成了“攔路虎”
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肩負的使命重大,即將迎來周歲生日的它是否如眾人所愿,在過去為期10個多月的運作中為各個鎮街社會創新項目建立起了有效的溝通聯動機制?
“聯盟成立后就陸續邀請了一些社會創新領域專家開展了社會創新能力研修班,從基礎管理、戰略規劃、項目運營、管理評估等方面為項目成員開展專題培訓,在今年6月,還組織社會建設類項目進行了互訪交流,并為一些項目建立了檔案,通過簡報等形式反映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問題。”順德鎮(街)社會創新聯盟秘書長張玉升在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坦言,聯盟在成立后的短短時間內就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題性項目互動,但由于各項目成員的主動參與和自發分享積極性并不算高,聯盟既定的項目之間連結功能也由此沒有得到充分挖掘。
對于張玉升提及的問題,長期到實地走訪的順德區委區政府副秘書長、區社工委副主任李允冠也同樣察覺得到。在今年8月進行的順德2014年鎮(街道)社會創新項目簽約儀式上,李允冠直言,現實調查發現,各個入圍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仍欠缺足夠的工作溝通和推進經驗交流,成員之間的自發性互動拜訪意識和動作都比較欠缺,大部分項目都在等著聯盟做活動互動安排,‘被安排’心理很強烈。”
另外,順德城市網記者從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秘書處在今年7月撰寫的聯盟年中工作匯報也發現,雖然通過長達半年的信息搜集和實地走訪,聯盟秘書處初步建立了QQ群等形式的通訊交流平臺,但由于各項目的聯絡員經常變動,聯盟成員間的聯系中斷情況時常發生,這樣的情況也直接導致聯盟產生了信息搜集困難和組織活動效率不高的等問題。
那么,聯盟成員為什么會出現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呢?入圍鎮街社會創新項目樂從鎮“人文鷺州”社區營造項目負責人劉潔蓮至今不知道項目已經是創新聯盟的其中一員。她認為目前聯盟各成員運營的項目本來就存在“契合度不高、共同話題欠缺”的先天不足,“內部的通訊更多地依賴著郵件、QQ等方式,會導致成員單位變得更為生疏。”
“活力勒流之花樣跳繩”在去年12月成立當日就加入了聯盟,其項目負責人溫克健指出,盡管聯盟在成立之初就通過紙媒開設項目介紹專欄宣傳,但他覺得這樣的單方面努力對于聯盟成員間的認識幫助并不會太大,“多組織活動讓大家聚在一起進行溝通交流可能會來得更為實際”。
“行走”
“內外兼修”激發成員積極溝通
當下,順德鎮(街道)社會創新聯盟發展正遭遇瓶頸,在接下來的工作開展方面,聯盟會開出怎樣的“藥方”來解決“病情”呢?
張玉升告訴順德城市網記者,事實上,聯盟秘書處早在年初就制定了一套解決聯盟成員“熱情不高”的工作實施計劃。他指出,由于聯盟剛剛起步,內部建設欠缺完善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此,加強項目成員的互訪交流、組織聯盟成員出外考察,在學習中建立有效溝通等“攻心”方式是接下來工作的推進重點。
“本年度聯盟計劃組織4-5次的項目互訪交流活動,往后,秘書處將在吸收過去活動的經驗,在互訪中適當延長交流時間,并邀請學科更加對口的專家作為嘉賓繼續開展此項工作。”張玉升說,除了加強互訪交流,聯盟還將會繼續通過實地走訪和網絡溝通為項目成員建立起完整的文字和圖片檔案,促進各單位的有效聯系。
此外,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聯盟還會通過組織一系列有針對性學習式的互動課程,在課程中特別加入分享類課程,增加項目負責人、推進者之間的有效互動,在學習、探討項目工作的過程中,給予項目更多關鍵的指引性意見,從根本上增強其運作能力,促進順德整體的社會創新能力提升,并帶動順德整個社會創新氛圍的營造。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