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龍眼申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仍需努力
順德城市網消息?。ㄓ浾哙嵱铝粒?/strong> 延續了600多年的“龍舟點睛”民俗文化活動,被稱為龍舟“朝圣”之地的勒流龍眼村受到外界關注越來越多。龍眼村計劃申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專家看來,龍眼村中古建文物雖不少,但皆缺乏文獻佐證,甚至有不少文物的身世都成謎。龍眼文化要重煥生命,似乎仍需要“過關”。
11月21日,省、市、區專家研究組在順德勒流龍眼進行座談會,共同探討“龍眼點睛”民俗文化申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行性,這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龍眼建設的關注和思考。
龍眼優勢
龍眼點睛歷久彌新,有很強區域統合能力
小橋流水人家,蕉林搖櫓,兼具古韻龍舟說唱,在龍眼,嶺南水鄉應有的元素都可以尋覓到。延續了600多年的“龍舟點睛”民俗文化活動,龍眼村間的水鄉文化源遠流長。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三,來自中山、新會、佛山等珠三角各地近百艘龍舟都會自發齊聚龍眼村,更有路途過于遙遠、水路無法到達者,會用汽車將龍舟龍首運往勒流龍眼村,參加周勃太尉廟龍眼點睛儀式,并進行巡游活動,祈求風調雨順。
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忠烈認為,龍眼點睛歷久彌新,每代點睛傳人傳承脈絡清晰,村民參與保護村中民俗文化的積極性很高,熱心講述村中故事的村民隨處可見?!岸堁埸c睛能吸引廣東各地的龍舟主動前來朝圣,這就足以說明勒流的龍眼點睛具有很強的號召力、代表性,對嶺南龍文化有很強的區域統合能力?!标愔伊也⒉浑[藏他對龍眼傳統文化優勢的認可。
龍眼短板
短板一:村中古建文物缺乏文獻佐證,身世或成謎
龍眼村的“龍眼點睛”文化固然有其自身優勢,但關注龍眼村發展的人士也不難發現,龍眼村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其中,龍眼村中許多古建文物缺乏文獻佐證,它們的身世缺乏“出生證明”。
陳忠烈在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認為,雖然“龍渚”碑刻有力證明了龍眼村的歷史淵源,但龍眼點睛在申報省級“非遺”過程中,龍眼在進行古村活化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文獻資料缺乏。
清暉園博物館副館長李健明認為,龍眼點睛這一習俗在順德相對唯一、有特色,傳承譜系比較清晰,這是龍眼的優勢。但另一方面,龍眼村名的來歷為何和龍眼有關?周勃太尉廟是否是真的為紀念周勃而建?該廟和龍眼點睛有什么內在關系?“這些問題都要找到文獻或者其他物證來佐證才有說服力?!?br />
“我查詢過史料,有關龍眼周勃太尉廟也有的說法是為紀念狄仁杰而建,該廟和龍眼點睛有什么內在關系,目前還沒有文獻史料有一個系統中肯的說法,相當部分是依靠口傳記錄難具有說服力。”李健明說到。
短板二:有代表性值得開發的特色資源有限
此外,也有人士指出,勒流龍眼村有代表性值得開發的傳統資源有限,恐怕難以撐得起整個村子的特色發展之路。梳理龍眼村目前所擁有的資源,大部分資源是以龍眼點睛為文化核心,元素相對單一。
此外,龍眼村雖有自身的文化獨特性,但其又是嶺南文化中的一角。與當前一些文化古村相比,又存在相似的文化元素。再者,龍眼點睛活動有著明顯的時間季節,每年的端午節前后,龍眼點睛活動才會活躍起來,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沒有活動的。
對此,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陳恩維就表示,龍眼進行古村活化,除了龍眼點睛申遺,周勃太尉廟、梁氏大宗祠、貝丘遺址等,村中能找出很有代表性值得開發的特色資源比較有限,相對逢簡而言,龍眼在水文開發、古建筑數量上不占優勢。
專家建言
龍眼古村活化要注重系統性,需有根可循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龍眼村又能夠如何做到揚長避短呢?
對此,陳忠烈的看法是,龍眼點睛申遺應是龍眼村民俗傳統文化活化的一部分,龍眼進行古村活化切忌單一性,要注重系統活化、資源整合;并且要做到歷史文化有根可循。
陳忠烈坦言,龍眼村應同步注重古建筑群和水鄉元素的保育活化,并結合自身自然資源,開發南中國最具特色的5000多畝基塘系統,活化農業文化遺產,從而讓龍眼古村活化串聯成珠,形式內容豐富起來。
對此,龍眼村黨總支部書記伍坤成也道出了龍眼的做法:龍眼村今年開始實行分片治污,有序開展龍眼猛流大涌河涌整治工程,同時打造文化歷史內涵所需的承載空間和服務配套,希望深挖民俗文化內涵,盤活民俗資源?!按逦瘯ㄟ^引導和資助的形式鼓勵村民在保持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進行‘修舊如舊’,保留古村風貌。”伍坤成說到。
基于此,龍眼村集聚水鄉元素,著力重現歷史內涵所需的承載空間和服務配套。如改造四方“朝圣”龍舟上岸必經的埗頭,使之成為一個寬闊的觀景臺,讓游客更好投入到民俗盛事中。龍眼村還考慮設置龍舟博物館,使龍舟文化活動不再局限于端午節前后進行。
村民心聲
古村活化要注入“龍眼”基因
談及龍眼古村活化的問題,有村民認為:龍舟文化才是龍眼“基因”的根本所在。該名村民建議在龍眼村入村大道路口的花壇上投建一個“龍形雕塑”,或栽種一些灌木植物并將其修剪成“龍”的形狀,突出龍眼的龍舟元素。
龍眼村民呂永和認為,水是龍眼的“基因”之一,龍眼村的建設發展要增加人與水的互動,他建議應在村內的河道兩岸增設更多的具有明清元素的親水平臺,“一來突出了龍眼的古色古香,二來也讓大家與龍眼的水文化有了更多的接觸?!?br />
■網友熱議
順德城市網網友“廣佛一家親”:我們的鄉村升級也罷,活化古村落傳統文化也罷,所有的落腳點都應該基于“可持續發展”和“讓老百姓更幸福更滿意”這樣的基點。而離開這兩個基點,任何升級和或活化就會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和歸宿。
順德城市網網友“輕輕”:若真的想讓這個地方發展起來,最終,還是需要我們去做好自己的特色,建造自己的模式,創造自己的價值。
順德城市網網友“神話布拉格”:喜歡龍眼村的“土氣”,龍舟說唱、龍眼點睛、貝丘遺址、太尉廟、梁氏大宗祠堂……滿滿的民俗文化厚重感。
■相關報道
活化不是商業化,逢簡古村的鄉味如何更純?
觀察:勒流江義村為何獲評“中國最美村鎮”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