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杏壇“廢塑料華爾街”一幕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鄭勇亮) 是洋垃圾還是可再生資源?是鎮產業支柱還是污染之源?2015年開年,“史上最嚴厲環保法”正式實施,而作為與環保關聯密切的產業之一,有“廢塑料華爾街”之稱的順德杏壇廢塑料業該如何在夾縫中求得生存?若被取締或轉移,近3萬杏壇“塑料人”又該如何適應?
劍指杏壇
30年“老字號”也逃離不了洗牌
“滿城盡是塑料,看一看,咬一咬,燒一燒,聞一聞,就能辨別出塑料的種類、成分乃至當今的市場行情,這是我們杏壇塑料回收企業中最普遍的‘家學’。”今年67歲、在塑料回收加工行業摸爬滾打已40年的杏壇塑料商會會長何家政坦言,與很多鄉親同行一樣,他們這些“老人”對塑料的辨別和理解能力,不下于檢驗檢疫部門專門的檢測儀器。
據了解,杏壇塑料產業發展到今天已有30多年歷史,因其發源較早并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杏壇鎮亦被外界稱為“廢塑料華爾街”、“世界最大的進口廢塑料集散地”。何家政回憶,杏壇的廢舊塑料行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由于廢舊塑料行業門檻低,成本低、技術要求低,而杏壇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又相對充裕,一些村級工業園區紛紛引進廢舊塑料行業。日轉星移,很快廢舊塑料行業就在杏壇發展得有聲有色。從剛開始的零星幾間企業,發展到鼎盛時期的1600多間。
這些企業主要經營廢舊塑料貿易、再生塑料粒加工、廢舊塑料收購、各類塑料制品生產等四大類,數量多、品種齊,輻射面廣,交易頻繁。同時,蓬勃發展的廢舊塑料行業也解決了相當一部分杏壇居民的就業問題。據杏壇塑料商會方面統計,目前杏壇廢舊塑料行業直接間接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約占全鎮常住人口的17%,其中本地人約占70%。
但這種產業繁榮帶來的喜悅并沒有持續多久。尤其在近幾年,隨著居民投訴、政府整治、金融危機爆發、“毒飯盒”事件曝光等原因,塑料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迷茫,籠罩在順德杏壇“塑料人”的情緒,從觀望、焦慮轉為不安和無奈、再到接受,個中滋味百味雜陳。
“2014年杏壇進口的塑料邊角料不到2013年的一半,十年前生產普通塑料抽粒每噸就能賺700到800元,而如今每噸普通塑料抽粒只能賺300多元,還不夠應付開支。整個行業都不景氣!”在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何家政坦言,杏壇廢塑料產業盡管“養活”了很多人,但由于該產業起點低,在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后,面臨著一系列的瓶頸問題:行業不景氣導致利潤空間越來越少、用工成本高、土地資源少、環境污染、黑心企業攪黃產業路、產業結構落后、整改沒動力。
“如今加上新環保法的實施,按日計罰,企業環保違法罰款數額不封頂,對情節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適用行政拘留。與其他鎮街的產業相比,杏壇大多數塑料企業都是家庭作坊式小企業,相當部分企業因資金和技術問題無力進行設備和技術更新,新環保法的實施無疑使杏壇塑料行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行業洗牌的劇痛。”何家政表達了對杏壇塑料產業發展的擔憂。
部分塑料生產企業為謀求長遠發展,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
挺身改變
環保紅線不能踩,企業、商會、政府三方發力
變則通,在撲面而來的行業問題和新環保整頓政策的巨壓之下,杏壇廢塑料行業是引頸待割,還是聚力突圍?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危機之下的“廢塑料華爾街”硬是被“逼”出了一條新路來。
“我們對于廢塑料的認知首先得認可它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沒有回收和再生產就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和污染,生存的關鍵就在于我們的企業如何將其使用好。比如最強環保整頓來了,無論是主動投入還是被動接受,企業必須引進新生產設備,做好環保設施,當下這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何家政對杏壇塑料商會600多會員企業強調,要是做不好環保設施那就決不能生產,違法就該罰,以污染環境換取經濟利益的事不能做。
如何將環保“制約”反轉成為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助推劑?杏壇塑料商會在這一方向上帶領企業尋求突圍,并且很快有了舉措。杏壇塑料商會積極擔起千余家塑料企業辦理排污核定登記的任務,即對證照齊全的塑料企業進行重新的環保登記,對行業的證照情況、排污情況作較為全面的摸底,為塑料行業的大整頓掌握一手資料。
此外,部分企業挺身而出積極帶頭,為其他企業提供及時借鑒。2014年下半年,廣東順德順炎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和另一家塑料企業在杏壇率先引進了一整套價值約20萬元的環保設備。據杏壇塑料商會和順炎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套環保設備的投入使用有效減少廢氣粉塵排放量達到95%以上,符合省級環保排放標準。
雖然兩家企業的轉變對于整個行業1000多家企業而言不過是星星之火,但何家政坦言,有行動就有希望。
除商會、企業在努力脫“困”以外,政府環保部門也沒有放松對廢塑料企業非法排污現象的整治,尤其是常態化的監管。但環保執法的方式則和前兩年有所不同:不是一棍子打死一味的處罰,而是通知杏壇塑料商會到企業現場,共同對企業進行違法確認、教育,并同時開出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這樣一個商會與政府達成的溝通機制有效避免了企業的‘惶恐’和‘僥幸’心理,這樣相對人性化的執法讓調查、整改、處罰做到有法有理有據,企業也心服口服。”何家政說到。
“在新環保法的形勢下,在群眾日益提高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訴求下,環保部門必然會強化對企業的日常巡查監管執法工作,一旦發現環保違法行為,將依據新環保法進行處理。商會與政府達成溝通機制固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企業若想謀求長遠發展,我們希望企業能真正認識到違法生產經營的危害,更新生產設備,做好環保設施,按規依法生產。”杏壇鎮副鎮長、杏壇環運城管分局局長黃家慈強調了在新環保法的形勢下環保部門的態度。
一整套價值約20萬元的環保設備能有效減少95%以上的廢氣粉塵排放量
涅槃而上
要將杏壇由“廢塑料鎮”變成“環保鎮”
對于杏壇廢塑料行業的發展,杏壇鎮黨委書記魯國剛曾提到,要把杏壇建設成為“產業新區、生態小城、美麗水鄉”,貫徹落實十八大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杏壇要以環保材料專業鎮為平臺,創建“科技杏壇”,打造“環保材料專業鎮”。力爭到2017年,將杏壇打造成擁有較完備的技術創新體系,整體創新水平實現新跨越的國家創新型城鎮。
基于此,杏壇正結合環保材料的產業特點,重點推進中科院納米產業園合作項目。并且與武漢大學等國內著名院校合作,打造專業鎮“一鎮一校”合作項目,全面加快杏壇的產業升級。
著眼行業本身,有的業界人士也認為“抱團發展鑄造品牌,否則必將面臨淘汰”。那么,如何實現“廢塑料鎮”變成“環保鎮”?企業整改如何才能更有動力?產業聯盟是否能夠實現?
對于杏壇廢塑料產業當前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身處廢塑料上下游產業的一線企業人認為,杏壇廢塑料產業集群雖較大,也形成了自己的商會,但“群”而不“集”,并沒有真正發揮集群效應。
廣東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王韶峰在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采訪時就說到,“當今無論哪個企業都不能‘各自為戰’,杏壇塑料產業若真想謀求破繭發展,在更新自身生產設備的同時,急需形成產業聯盟,抱團發展,鑄造行業的品牌優勢,否則必將面臨淘汰的命運。”
金億萊家具有限公司人事部負責人潘艷清也認為,“從現在的形勢來看,企業要么上環保設備,加強內部管理,要么關門走人,這些都是很明確的。”其坦言,從深層次反思,對企業而言,這將迫使企業面臨真正的轉型升級,走產業聯盟之路。
據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杏壇目前已有部分企業在產業聯盟方面做出了規劃探索。
順炎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宏龍介紹,目前順炎已更新全套生產設備,并且正準備與歐美等國家先進企業搭建平臺渠道,重新定位了發展戰略,并和國內知名高校結成合作聯盟,產、學、研、銷結合,走標準化發展道路。
在采訪中,順德城市網記者深切感受到杏壇“塑料人”對產業“涅槃”的執著與堅韌,在這樣一場史上最嚴厲環保令的催發下,杏壇“廢塑料華爾街”的突圍與新生將如何實現,值得期待。
■網友熱議
順德城市網網友@小黃鵝:確實是這樣,社會競爭就是如此殘酷,將近3萬“杏壇塑料人”,除了政府的幫助更應想解決辦法的應該是他們自己!
順德城市網網友@恰同學少年:政府,企業,社會,民眾,需要一起,不管是轉型還是轉業,都需要聯合所有的力量來完成,否則都會是孤掌難鳴。
順德城市網網友@半城煙沙:不管以后塑料業如何發展或者是轉型,但是真心希望不要破壞掉杏壇僅存的那一點古風古韻,水鄉人家的氣氛。
順德城市網網友@白衣:有決心有辦法能行動,希望杏壇能看長遠一些發展,別走其它城市環境污染的老路。
杏壇塑料企業生產的塑料抽粒遠銷歐美等國
杏壇廢塑料行業解決了相當一部分杏壇居民的就業問題
■記者手記
事關民生,行業發展需要一個統一規劃
為了杏壇塑料行業的健康發展,雖然杏壇塑料商會和政府都做出了不少努力和溝通,但當前行業環境污染、產業結構落后等累積下來的問題離有效解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朝環保靠攏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利益關系需要平衡。比如,按照政府“淘汰污染,不淘汰行業”的目標,企業努力向環保型塑料轉型升級,但升級后,成本加劇、銷售額都受到沖擊;而近千家企業、作坊要轉型整改,資金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企業不愿或者無能力轉型,從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從發展歷史看,遍地開花的杏壇塑料行業,從一開始是自發形成的,缺少統一的規劃和監管。如今要對這一30多年的市場,從根本上進行整改、轉型、升級,將其脫胎換骨非一朝一夕可成。
杏壇塑料行業是否會面臨像浙江慈溪90%廢塑料廠基本關停、轉移的命運?猶未可知。
若90%廢塑料廠真被“處置”,將近3萬杏壇“塑料人”的就業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從業者共同思考。或許市場行為將能夠“中和”部分問題,但不管怎樣,希望這一場“塑料風波”到來的時候,我們的企業都能理性對待,從業者能平靜過渡,政府能做好協調。而在環保部門的大力治理和行業的自我轉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陣痛,但陣痛過后的行業發展之路,相信會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平坦。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