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擔當
城市更新
品質生活
科技創新
2017成績單
美麗足跡
順德區第十三屆黨代會第三次會議提出,順德下一步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奮力向現代化順德邁進,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1月24日,在大良街道2018年工作會議上,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麥玉團表示,街道未來發展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打造“品質大良”,以中心城區現代化帶動全區城市化發展,不斷提高城市首位度。
區委區政府確定將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作為“頭號工程”來推進。去年以來,大良街道把金斗工業區一期作為首個產保區進行重點改造,“臟亂差”的現象得到遏制。今年,大良進一步制定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三年行動計劃,以105國道以西片區的新滘、紅崗、大門以及五沙村級工業園為改造重點,通過三年時間的全力整治提升,促進大良的產業轉型及城市升級。
大良是順德的經濟重鎮,從2015開始工商稅收連續超百億。但麥玉團坦言,大良傳統的高能耗、低質低效的發展模式已走入“死胡同”。為此,大良必須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發展模式的轉向。
鼓勵創新型產業發展。首先,將依托五沙工業園、匯創方·智造園等產業載體,通過創新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其次是依托華僑城項目、德勝商務區、南方智谷等載體,集聚各類資源,推動產業金融、科技服務、中介服務、文化旅游等先進服務業不斷創新發展。
統籌區域間產業構成。東區及新城區,重點打造成高端的金融區、研發基地、商業區及娛樂休閑旅游區;中部老城區,對傳統商圈進行提升改造,重點打造新興文化旅游休閑區;105國道以西片區,重點推進村級工業區改造提升;五沙工業園,要堅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引進高端制造業。
此外,按照區委區政府強中心策略,加快與容桂城市和產業上的銜接,使大良─容桂組團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的亮點。并強化全區服務業中心地位,加快發展先進高端的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引入企業總部。
麥玉團表示,一個宜居宜業城市必然是一個外在環境優美、內在品質優秀的城市,大良要打造“品質大良”,彰顯中心城區地位,就必須凸顯內外兼優的城市形象。
在外在環境方面,對于桂畔海、順峰山、大良河、德勝河等區域,盡量利用已有的自然條件和景觀,打造桂畔海濱河公園、德勝河北岸景觀、李家沙濕地公園等城市生態景觀,讓大良的自然環境變得更加美麗;對于以鐘樓公園、清暉園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街區,在城市建設方面適合保護與開發相結合,注重保存順德傳統歷史文化印記,重新成為順德的城市亮點;對于作為順德新城核心區的東區和新城區,城市建設方面突出現代城市特征,精細打造城市現代景觀,強化城市功能需求。
在內在品質方面,需要不斷完善教育、醫療、文化、休閑等公共服務。推進重大教育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改善大良的教育條件;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契機,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保障市民的健康生活;豐富文體活動,深化“樂賞·鳳城”等文化品牌,讓市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何淑珍)
在前不久召開的區黨代會上,順德區明確提出2018年要以“大良-容桂”中心組團引領全區城市現代化建設,因此,在1月24日的大良2018年工作會議中,大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吳顯強表示,大良將牢記“順德中心”使命擔當,推進產業經濟現代化、城市建設管理現代化、民生服務現代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強化作為中心城區的集聚、引領、輻射和服務。
吳顯強認為,推動現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加強科技創新并促進金科產融合發展,可通過城市更新造環境、造空間,挖掘產業發展空間和潛力,進一步激發大良經濟活力。
首先做好金融小鎮建設,在現有基礎上推動金融產業進一步集聚,完善產業鏈,擴大并深化金融產業對本土制造業的服務,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其次,深化產學研融合發展,以南方智谷、五沙工業園、匯創方·智造園等平臺為載體,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本土企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推動村級工業園連片改造,為產業發展騰挪空間。
吳顯強透露,圍繞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大良將東區和新城區、中部老城區、105國道以西三個片區各有側重地發展各自的特色。其中,東區和新城區打造為金科產融合發展區,緊抓四個平臺建設:產業金融服務平臺--金融小鎮、產學研融合平臺--南方智谷、新興產業承接平臺--五沙工業園、文化旅游平臺--歡樂小鎮;中部老城區結合清暉園、鐘樓公園、華蓋山棧道等旅游景點打造為文化旅游商務區;105以西片區以村級工業園打造為創新創業發展區。
此外,大良還將落實路邊停車智能收費項目,逐步擴大路邊停車收費的范圍,提供更多的空間建設立體停車場,盡可能緩解停車難題。
“民生服務是大良作為順德中心城區的責任意識。”吳顯強表示,大良將立足服務全區、輻射周邊,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加強社會保障,提升民生服務水平,完善文化體系,加強醫療衛生等,著力解決群眾呼聲高的突出民生問題。
針對教育方面,除了繼續推進集團化辦學以外,還將繼續推進南江中學重建、五沙小學和聚勝小學擴建、新逢沙小學建設等項目,積極配合區在大良轄區開展學校建設,做好樓盤配建幼兒園將陸續移交給街道的后續工作,全力解決大良優質學位缺口問題。
大良將始終把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以區督導指導基層大治理為契機,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提升社區(村)自主發展能力。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增進黨組織的領導力和影響力,帶動社會組織和公眾積極參與,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環境。 (何淑珍)
最近,大良有點火,因為多了份重任。在半個月前召開的區十三屆黨代會三次會議,明確提出2018年要以“大良-容桂”中心組團引領全區城市現代化建設。在1月24日的大良街道2018工作會議上,大良積極響應上級精神和部署,提出將加快與容桂融合,共同打造強中心。
作為順德的強中心,2017年大良可謂戰績滿滿: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2.6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90億元,工商稅收116.59億元。短短一年內成功牽手兩所高校,共同打造產學研平臺;新增5家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或掛牌,大良的上市及掛牌企業已經達到18家;產保區示范園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提前完成啟動區內18家企業搬遷和44畝土地地面拆除計劃;成功舉辦大良慈善之夜,募集善款2412.36萬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承上啟下,2018年,大良如何保持佳績,再創輝煌?“努力打造‘品質大良’,以中心城區現代化帶動全區城市化發展,不斷提高城市首位度。”會上,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麥玉團表示,大良要有中心城區責任擔當,要承擔起中心城區應有的聚集、引領、服務、輻射功能。
據大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吳顯強介紹,圍繞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大良將結合東區和新城區、中部老城區、105國道以西三個片區發展現狀及特點,推動各有側重、總體協調發展,以“快”帶“慢”,全面提升大良的產城融合和生態宜居,突出中心城區的城市品質和魅力。
東部定位為金科產融合發展區域,重點配合區規劃建設金融小鎮,打造產業金融服務平臺,配合推進南方智谷產學研基地建設,加快五沙工業園區片區建設,打造為智能制造園,承接深圳的產業溢出。在商業配套設施方面,推進順德華僑城項目配套建設,打造以順峰山公園及舊寨等周邊區域為核心的歡樂小鎮。
中部區域,則重點提升文化內涵,配合區規劃部門做好清暉園周邊發展規劃,落實鐘樓公園地下空間綜合利用,推進鳳山路人行天橋及華蓋山精品主題公園、華蓋路特色文化街建設,完善大良河生態治理和綠化建設,并通過地鐵3號線和城市慢行系統將分散的景點、消費點串連成線,將文化、旅游、創意、餐飲等不同的行業編織成產業鏈,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升文化內涵和城市價值。
105國道以西片區“改造”成創新創業發展區,重點推進村級工業園的三舊改造,提升產業水平,提升城市形象,通過改造騰挪空間,引入更多高端的產業項目,提升城市品位和產業水平。
為強化大良作為順德中心城區的首位責任意識,大良還將立足服務全區、輻射周邊,不斷優化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著力解決群眾呼聲高的突出民生問題。目前,大良正在推進南江中學重建、五沙小學和聚勝小學擴建、新逢沙小學建設、區主導在大良開展的順德京師勵耘學校等項目,接下來計劃在逢沙片區新建4所中小學校,加上另外幾所樓盤配建的幼兒園的陸續移交,大良的優質學位缺口問題將能得到有效緩解。
同時,大良還計劃將集團化辦學的覆蓋范圍擴大,促動現狀偏弱的學校在優質資源的帶動下共同提升;集中力量提升初中階段教育水平,尤其是提升公辦初中的教學質量。
在城市管理和政府服務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服務水平,配合區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加快落實路邊停車智能收費和果欄路立體停車場建設,通過提高車位周轉和新增車位緩解停車難題。
大良提出打造強中心的計劃是很好的,大良本身就是順德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正好借助這次區委區政府提出的要求,利用自身的基礎,強化區位職能。金融小鎮可以說是對產業整體規劃與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良需要探索一個金融與產業相結合的生態系統,為本土企業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翻起一股新的創新浪潮;村級工業園的打造關鍵在與交通與環境。由于交通不便,105國道以西長期與城中心隔絕,所以只有打通東西兩邊的交通路網,才能吸引更多企業、人才進駐;同時,要留住企業跟人才,周邊的環境與配套設施也是極其重要的。
大良關于打造強中心的方針、政策,在報告中已經相當完善了,所以,衷心希望2018政府工作計劃能夠落到實處,這樣對大良城巿品味的提升、經濟的發展都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村級工業園改造的確存在很大的阻力,其中一部分的阻力來自于村民,所以改造前要處理好村民的利益問題,解決固化地和全征地的歷史里遺留問題;其次,交通也是一個阻力,105國道東西兩邊的交通橫向縱向都要打通。
(何淑珍)
“把村級工業園改造作為黨委政府的‘頭號工程’。”中共佛山市順德區第十三屆黨代會三次會議報告提出,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突破口,推動鎮村新一輪振興發展、高質量發展。
一座座舊建筑被拆除,一塊塊空地打上了樁,一棟棟高樓立了起來……2017年,是大良推進城市升級的攻堅年,以舊“煥”新,大良正在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向前推進。
2017年7月的某一天,新華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軍勇正在只有一層的低矮廠房內處理圖書,忽然聽說自己所在的金斗工業園已經被大良街道列為產業發展保護區,整個片區都要進行升級改造。他顯得有些興奮,念叨了幾年的改造終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我們公司原本只是一個只有一層的星棚廠房,每逢下雨天還會漏水,不僅書本濕了,而且教材也毀了。”廖軍勇稱,他們負責全區的教材配送,每逢下雨天他們都要加班守著倉庫,讓書籍不被雨淋濕。因此,早在幾年前他們就一直想重新改造廠房,但礙于各種因素一直沒辦法實行。而這次有了政策支持,整個片區一起改造,相信推動起來就很快。
2017年年9月27日,新華圖書公司地塊正式進行打樁施工,成為示范園首個動工建設項目。據廖軍勇介紹,他們公司將由一層低矮平房改造成為兩座5-8層的工廠,面積也從原來的2800多平方米變成16000多平方米,用地空間大大提升。他表示,改造后多余的廠房還可以用來招商,引進其它企業。
據悉,金斗工業園于2017年6月被確定為順德區產保區示范園,截至目前,已完成一期A區(約50畝)范圍內涉及18家企業已全部搬遷,已完成建筑物拆除面積約2萬㎡;示范園建設全面啟動,其中新華圖書發行公司地塊計劃2018年底竣工,區誠順公司地塊約30畝用地已完成拆遷,正在策劃掛牌出讓事項……僅僅半年時間,金斗村級工業園改造的速度驚人,更為中心城區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提供了經驗。
家住105國道以西片區的居民都能發現,2017年以來,村居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配套設施正在逐漸完善。鳳翔路18號已改造為華地科技園,鳳翔路22號計劃改造為濤匯廣場,高達電子有限公司地塊正在報建,原鍛壓機床廠及周邊地塊一期將改造為綜合體并完善周邊市政配套……大良的三舊改造取得了眾多成效。
據介紹,2017年大良街道以“抓重點、推項目、促成效”為工作思路,搶抓機遇、統籌推進,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動工建設。主要成效包括新增“三舊”項目標圖建庫圖斑6個,面積1623.8畝;新增申報認定項目9宗,合計用地面積約328畝。目前正在策劃和實施改造項目20多宗,動工改造項目11宗,用地面積860畝,其中認定面積達到50畝以上的連片改造項目有7宗取得重大進展。完成改造項目7宗,合計用地面積208.24畝。
截至2017年12月中旬,大良街道正在策劃和實施改造項目20多宗,其中正在動工改造項目11宗,合計用地面積約860畝。除了105國道以西外,蘇崗范沙改造項目區域范圍內的德民路東延線、保利碧桂園悅公館、京師勵耘實驗學校等多宗工程,以及南區水一方地塊、南江初級中學重建項目等多個集中連片項目已陸續動工建設。
據大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吳顯強介紹,前期大良街道結合各個片區的特點,計劃將105國道以西片區打造成創新創業發展區,以村級工業園改造為契機,推動105國道以西片區面貌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切實消除當前村級工業園區存在的環境污染及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隱患,為現代化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騰挪空間。
根據片區控規和生產生活實際需要,因地制宜完善生活服務和產業服務。依托現有的順德創意產業園、匯創方·智造園、金粵宏泰大廈,以及正在打造的金斗電子信息產業園、計劃打造的新滘汽車文化產業園,重點發展創業孵化、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科技服務、智能制造服務等,為創新創業提供平臺和基地。
“為加強105國道東西兩側的對接,我們還將繼續完善交通路網。”吳顯強介紹,下一步,大良將重點配合區做好良勒路的改造提升,加快推進大門東路建設和德勝西路建設,并對中心城區交通路網進行進一步規劃布局,暢通105國道東西兩側的全面對接。(何淑珍)
從105國道新滘大橋出發,途經桂畔海公園、云陽路濱河公園、順峰山公園、德民路東延線河濱景觀……超過16公里的綠道把這些公園、景觀有機串接,暢享都市濱水休閑景觀廊道,這樣的城市生活你心動嗎?
高檔小區星羅棋布,休閑商業配套眾多,坐擁新一城、永旺、黃金商業廣場等幾大核心商圈,而且從幼兒園到高中一站式名校薈萃。既有活力又成熟的現代化城區,你向往嗎?
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樂日每年如期而至,還有OCT爵士音樂節、中秋草坪音樂會、新年音樂會、兒童音樂劇等一系列文化盛事。內容豐富、多元的精神享受,你期待嗎?
如果你在大良,這樣的生活觸手可及。
中共佛山市順德區第十三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提出,順德要建設美麗順德,以優良的生態環境提升核心競爭力。就在1月24日上午,大良街道召開的2018年工作會議上,大良街道黨工委書記麥玉團表示將以內外兼優構建品質大良,“一個宜居宜業城市必然是一個外在環境優美、內在品質優秀的城市,我們要打造‘品質大良’,彰顯中心城區地位,就必須凸顯內外兼優的城市形象。”
目前,大良人居綠化面積已達25平方米。綠化覆蓋面更廣,景致也在不斷延伸。區黨代會指出,順德人居環境看東部,而大良作為順德東部的主陣地,生活品質得到全面提升。桂畔海水系整治工程、順峰山公園改造提升、德勝河一河兩岸景觀提升、中軸線改造提升等系列景觀提升在推進,打造優美的環境,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隨著李家沙水道生態提升工程推進,長約9.7公里的景觀長廊將由南至北貫穿整個大良東部,途經德勝河濱公園、順峰山公園、華僑城等,將與德勝河景觀工程聯為一體,將為大良市民打造一個有主題、成規模、精品化的特色生態休閑空間。
大良北區居民盧佳敏告訴城網君,之前習慣了晚飯后到鳳嶺公園散步,而母親則到鐘樓公園跳舞。后來修建地鐵站,鐘樓公園休閑的地方變小了,母親就改為去桂畔海的廣場,而自己也不得不舍棄了鳳嶺公園而去桂畔海棧道散步,雖然如此,但絲毫沒有影響自己的生活。“從桂畔海棧道可以一直步行到順峰山公園,而且就在城區里,人多,也不擔心安全問題。”盧佳敏說,自己一直生活在大良,也見證了大良的發展,家門口的發展處處有驚喜,生活便利,綠意環繞。
主官觀點:我們應該充分融合已有的自然地理元素、歷史文化元素和現代城市元素,讓大良的城市建設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充滿內涵。對于桂畔海、順峰山、大良河、德勝河等保留了順德獨特地理特征的區域,盡量利用已有的自然條件和景觀,打造城市生態景觀,構建充滿活力的城市生態空間;對于以鐘樓公園、清暉園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街區,在城市建設方面適合保護與開發相結合,注重保存順德傳統歷史文化印記,打造成為順德的城市亮點。
截至11月,2017年大良共舉辦活動655場,其中舉行文藝演出50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惠民活動,滿足了廣大市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
2017年6月24、25日,2017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樂日如期而至,當法國樂隊登臺表演,點燃了整個夏日的熱情。以音樂為主線的大良“樂賞·鳳城”文化品牌活動不僅有中法交流的文化盛事,還有OCT爵士音樂節、廣東省吉他藝術節、最美童聲少兒歌唱大賽、新年音樂會等。
而立足本土的“造就”視覺藝術品牌去年繼續深化,選址人民禮堂,讓年輕的藝術家以藝術方式打開人民禮堂的大門,以時代回廊為主題讓藝術作品在穹頂下與文物進行對話。
如果說以上活動讓大良市民打開了眼界,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那么百場文化志愿配送服務活動則把福利送到家門口,社區文化品牌經過精心培育逐漸開出燦爛之花。大良文化沙龍系列活動、“探世界”少兒成長體驗系列活動等群眾喜聞樂見、參與性高的文化活動逐漸深入人心。
此外,大良通過開展群眾性體育賽事和居村體育公園建設,發展公共體育事業。譬如,推動一村一品全民健身體育活動品牌建設工作,打造了大良街道村居籃球賽、廣東省自由式輪滑公開賽等品牌項目。
主官觀點:豐富的文體活動是展現一個城市生機勃勃形象的最好形式,這也是大良作為中心城區的優勢所在。經過長期培育,大良的文化品牌建設卓有成效,“樂賞·鳳城”等一批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體育活動相當活躍,體育公園建設成果有目共睹,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娛樂、休閑、健身平臺,讓市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曾多次到大良開展調研,指出大良在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產業發展、公共事業等方面,要有中心城區責任擔當,要承擔起中心城區應有的聚集、引領、服務、輻射功能。
教育作為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大良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教育工作,每年的教育投入占了財政支出的大頭,逐漸打造出均衡、優質的教育資源。去年以來,雙管齊下推進教學改革和學校基建。試點大門小學和鳳城中學“九年一貫制”辦學,成立“鳳城實驗學校”;成立西山和本原兩大教育集團,啟動“名校牽頭、整體聯動、共同提升”辦學模式。此外,南江中學重建、聚勝小學和五沙小學擴建等重大的教育工程項目在陸續推進。
在醫療衛生方面,與暨南大學簽約共建大良醫院為暨南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促進醫院各項工作全面提升。優化社區衛生服務站點,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大良以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為兩個聚焦點,努力讓大良的市民群眾能夠“病有所醫”,保障健康生活。
主官觀點:公共服務是一個宜居城市的內在品質,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沒有比其他地區更優越、更完善的教育、醫療、文化、休閑等公共服務,城市首位度就無從談起。(何淑珍)
順德區十三屆黨代會第三次會議剛結束10天的上周,新能源汽車小鎮項目正式啟動,打響了新一年順德強勢推進“科技順德”戰略的號角,這個項目就落地在大良東區。可以說,無論是過去的一年還是未來的時間,1月24日召開的大良街道2018年工作會議,對科技與創新進行了年度總結,也對2018年的工作進行了詳細計劃。可以說,在推動科技與創新工作中,大良街道已卯足干勁向前出發。
還有1天,就是坐落在大良新城區的順德區眾創金融街揭牌兩周年的日子。早在兩個月前的2017年10月31日,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到這里調研時,就提出順德實體經濟要發展好,必須要借助金融的翅膀,區里也將力促產業金融做大做強,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尤其是新興金融力量在這里集聚。眾創金融街的發展大家也看在眼里,截至2017年12月末,眾創金融街內共引入工商注冊登記單位123家。
眾創金融街,只是大良金融服務平臺的其中一個點。在過去一年中,大良在金融產業服務實體經濟表現突出,據統計,眾創金融街已引入各類機構單位123家,成立17支投資基金,注冊資本達39.84億元;平臺企業孵化器引入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項目48個。大良街道牽頭設立注冊資本2.5億元的鳳城產業基金,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產業鏈,鼓勵企業向金融市場借力,自主拓寬投融資渠道,加速轉型發展。新增5家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或掛牌,大良的上市及掛牌企業已經達到18家。
計劃:未來,大良將配合區開展金融小鎮建設,抓住金融小鎮啟動區和一期拓展區都在大良的機遇,在現有基礎上推動金融產業、項目、基金和人才進一步向大良集聚,完善產業鏈,擴大并深化金融產業對本土制造業的服務,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大良還將優化鳳城產業基金的使用和引領,促進金融產業尤其是新金融服務業發揮好招商引資、創新創業培育孵化作用,繼續完善企業服務,促成更多優質項目落戶大良并且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1月18日,“科創順德啟迪未來”——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啟動暨產業簽約儀式在南方智谷舉行,數十家企業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表示,自己從讀書開始就從未離開過順德,想為順德更盡一份力,這次建設新能源汽車小鎮,希望能為“科技順德”增添一張新的名片。郭文海出席簽約儀式,表示此次碧桂園與順德區委區政府合作建設新能源汽車小鎮,是向科技順德邁出堅實一步。順德目前工業總產值已近8000億元,現有的產業都離不開科技力量來武裝,布局順德就要布局科技型企業。
可以說,在產學研融合平臺,大良已有范例,南方智谷已匯集碧桂園新能源汽車小鎮、廣東順德力合科技園、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等一批產業項目、科研平臺,成為順德最美麗、最核心的產業孵化基地和總部經濟聚集地。
計劃:南方智谷定位以產業孵化基地、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為主,是吸引研發機構、專業人才、運營團隊和開展招商引資的良好聚體,大良將全力配合南方智谷各項目的落地和建設,做好相關配套和服務。以南方智谷、五沙工業園、匯創方·智造園等平臺為載體,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鼓勵企業發展高新技術和加強產學研交流合作,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及開展國際技術交流合作,為本土企業轉型升級提供科技支撐。
作為本地機械裝備龍頭企業,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在科研布局上動作頻頻。該公司副總經理余焯焜在落實區黨代會精神時提出,目前公司科技投入占總營業額5%,在順德企業平均數之上。在2018年,伊之密計劃在順德大良五沙基地,投入5億元,建設世界級創新中心,主要用于新產品和大型產品的測試、研發、交流,同時以客戶為中心,形成集成技術的開發平臺。
可以說,在2017年,伊雪松機器人、富多新材料、村田五礦精密材料、順德開關廠智能充配電設備、順杉科技智能制造及阿波羅高性能凈化材料等6個優質工業項目先后落戶五沙工業園區,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成為園區發展的新引擎。
計劃:五沙園區的定位是先進制造業基地,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承接平臺,承接南方智谷等孵化基地的優質項目產業化,也承接深圳優質項目的溢出。大良以五沙工業園區綜合開發項目為抓手,全面提升園區配套建設。將園區西南部約600畝已收儲土地(東臨容桂水道,西靠東新高速),打造為順德智能制造產業園,其中約300畝計劃建成重點產業智造園,引入平臺型重大智能制造項目;其余建為商品廠房智造園,政企合作開展商品廠房建設,引入各類具有核心技術、成長潛力強、對資本市場帶動效應突出的成長性企業,進行孵化培育。加強與區聯動,做好人才引進、招商引資特別是新興產業項目的引入,主動承接深圳優質項目和順德村級工業園改造期間搬遷出的好項目。
(何淑珍)
金融行業和相關服務機構、基金、人才不斷向眾創金融街周邊集聚,“金融小鎮”雛形初顯。(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五個輪”攝)
大良街道與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建立合作關系,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村級工業園改造,造環境、造空間,進一步激發大良經濟活力。
2017順德大良—深圳招商路演暨中介招商對接會在深圳舉行,希望 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資源落戶到大良。
大良擁有眾多優質的公共文化資源。順德城市網網友“大雄”攝
順峰山公園濕地公園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休閑好去處。(順德城市網網友“五個輪”攝)
德民路東延線景觀,為市民增添了又一休閑去處。
打造生態宜居大良,提升人居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大良將加快推進德勝河北岸亮化工程及濱河公園建設。
順峰山公園推進多個改造項目,環境不斷優化和提升。
大良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教育工作,為孩子們提供均衡、優質的教育。
大良推進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探索,鳳城中學與大門小學合并為“九年一貫制”的鳳城實驗學校。
南江初級中學重建,將于2018年9月開學。
在美麗文明村居建設中,大良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村居之美。(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梁俊康”攝)
小城愛心涌動!大良慈善之夜共籌得善款2400多萬元。
“樂賞·鳳城”文化品牌活動深入人心。
中法文化之春仲夏音樂日已經連續6年舉辦,點燃順德市民的激情。
首屆中國輪舞公開賽降臨順德大良,為市民送上精彩絕倫的表演。
新的一年,大良努力打造“品質大良”,提升市民幸福感。(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JacK”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