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菊花灣大橋的正式通車
勒流、樂從兩地的居民往返更加方便了
未來也將為順德區高質量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菊花灣大橋建設工程北接佛山市順德區華陽南路一環互通立交建設工程(與本項目同時建設),往南跨越順德水道,經勒流稔海村,重點與港口路相接,路線全長2.133公里。菊花灣大橋通車后,成為勒流連接佛山一環、佛山新城的重要道路,勒流到順德北部的時間從現在的40分鐘車程縮短到5分鐘。
不過在此之前
菊花灣大橋兩岸的居民往來
主要通過輪渡,即稔海渡口
圖/順德城市網攝影俱樂部“見佛聞山”
不過——小編今天收到消息
隨著菊花灣大橋的通車
稔海渡即將于12月1日撤渡
一時間,不少順德的街坊們嘆息
渡船,曾經是順德人熟悉又親切的交通工具
時代變遷,渡口與渡船
正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緣起則聚,緣滅則散
勒竹渡口有著三十多年的歷史,過去叫做勒竹埠頭,位于勒竹社區居委會的東北部。沿著勒竹崗邊的碼頭路直行,穿過工業區,在路的盡頭便會看見碼頭。
▲從韋涌渡口望向陳村勒竹。(2017年12月25日,鄉下臺 史太郎 攝于韋涌渡口)
渡口建設在河灘的地上,一個簡單實用的涼亭,一個堅實向下傾斜的停靠口,三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組成了勒竹渡口的全部風景。
勒竹渡口主要是擔當番禺韋涌村到陳村勒竹居委會群眾和貨物運輸往返的用途。這里曾經是陳村對外轉運稻谷、貨物、群眾乘船遠行的重要渡口之一,每日有幾百人在渡頭運載貨物。
▲據通知,勒竹渡口2018年1月1日起停航。(2017年12月25日,鄉下臺 史太郎 攝)
連接陳村與番禺韋涌的勒竹渡口,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承載了不少順德人兒時的回憶。2018年1月1日起,它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容桂沙頭渡口
2013年,這個61年歷史的渡口在11月30日走完它最后的旅程。
沙頭渡口見證了大良和容桂兩岸的發展,渡口所在的區域是順德工業起步最早的地方,全國聞名的順德糖廠就在渡口的一側。沙頭渡口不僅是容桂、大良兩地通行,亦是順德糖廠接收來自全國各地制糖原材料的通道之一。
1983年,是沙頭渡口最鼎盛的時期,每天都有6艘船來回,其中4艘載客,2艘運貨,有八十多個在職工作人員,加上退休人員有百人左右。只是這樣的輝煌隨著現代化交通的發展,逐漸走向衰落,最后,變成了順德人記憶的一部分……
退出時間:2013年11月
均安南沙渡口
均安南沙亦是四面環水,南沙同安渡口曾經是南沙進出的主要通道。據說,南沙渡口最鼎盛時該渡口擁有6條線路,分別往杏壇、容桂、中山小欖、中山東鳳等地。據悉,均安鎮南沙同安渡口位于杏均特大橋半徑兩公里范圍內,按照橋通實施撤渡的原則,應撤銷均安鎮南沙同安渡口。因杏均特大橋通車以及安全出行的原因,政府于2014年10月15日起撤銷同安渡口。
退出時間:2014年10月
容桂馬岡渡口
馬岡四面環水,珠江支流經馬岡島南北面而過,向東匯合在容奇與沙頭之間,流往順德新城區。馬岡島三面環水,自開通以來,一直是馬岡村民通往容桂的主要通道。
2015年9月30日,馬岡村委會發出《馬岡渡口》撤銷公告,定于2015年10月31日馬岡渡口停渡,并同時予以撤銷。
退出時間:2015年10月31日
均安北沙渡口
南沙島原為均安鎮一個四面環水的孤島,與均安鎮面、杏壇、中山隔河相望。島上原有福興、北沙、同安3個渡口。杏均特大橋的建成開通,佛山一環南延線順利通車,從南沙到杏壇馬寧的北沙渡口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退出了順德的歷史舞臺。
退出時間:2013年
均安福興渡口
經研究決定,政府于2010年8月16起撤銷均安鎮南沙社區居委會福興渡口。
退出時間:2010年
倫教渡口
倫教渡口曾經是順德去廣州的必經之路,它是連接倫教和北滘來往的水上通道。據悉,自1984年起,105國道順德三洪奇大橋建成通車之后,這里就翻開歷史的一頁了。倫教舊渡口不再承擔運輸功能。
退出時間:1984年后
順德現存渡口狀況
依水而居的順德人,船曾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現今,使用雖少,但也依然是出行方式之一
順德區渡口渡船信息
這些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渡口
你去過幾個?
—END—
順德城市網聯系電話:0757—22221840
官方QQ:2263179856
順德城市網論壇:bbs.shundecity.com
來源:順德城市網